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要聞 > 廣州西關:富而好仁的慈善故里
廣州西關:富而好仁的慈善故里

2016-04-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光緒十七年,光緒皇帝下旨為湖南水災捐出巨額善款的白綸生建牌坊以示表彰,白綸生是設立廣東省內第一家民間善堂“愛育善堂”的粵商。


清末的粵商推動了廣州西關民間慈善的繁榮景象

在這個有著古老農耕文明傳統的國度,人們對商人的印象多半是負面的,“無商不奸”、“為富不仁”之類的標簽隨處可見。不過,如果我們能夠回到一兩百年前的廣州西關,訪一訪街頭的多家善堂,想一想這些善堂的主要投資者——粵商群體為保障它們的可持續運作所付出的腦力和心血,再看一看亂世里的一介貧民多半只能在這里求得一碗稀粥、一味草藥,乃至一口薄皮棺材的情形,你大概也會同意,歷史事實要遠比那些標簽復雜。作為個體,粵商必也有好有壞,但作為一個群體,他們收留棄嬰、贈醫贈藥、施粥捐棺……種種努力給那個亂世增添了不可多得的亮色。仔細審視這段歷史,我們或許可以由小見大,重新發現與思考粵商群體的歷史貢獻。

昔日“棄嬰島” 粵商來買單

說起位于東山鬧市的百子路,在廣州幾乎無人不知,但若說起“百子”二字的由來,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實,這個地名恰與兩百年前附近一座育嬰堂有關。據《兩廣鹽法志》記載,乾隆七年,廣州鹽商沈宏甫等人征得地方官的同意,在大東門外買了20多畝地,蓋起了一座育嬰堂,專門收養被遺棄的嬰兒。這座育嬰堂有哺乳房230間,雇傭了300余名專職奶娘。粗略盤算一下買地、蓋房、維護、支付奶媽和工作人員的薪水、棄嬰衣食等各項花銷,這的確是個“燒錢”的工程,而在育嬰堂的修建以及運作過程中,主政者不過是寫個批條,再幫著吆喝吆喝。掏出大把真金白銀,并且奔走忙碌的,還是商人。

不過,百子路附近的育嬰堂并不是廣州第一座撫養棄嬰的機構。事實上,它是由西關第七甫的育嬰堂遷建而來,后者才是棄嬰收養機構的“鼻祖”。按《兩廣鹽法志》的說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兩廣總督石琳、巡鹽御史沈愷曾等人發動多名鹽商捐錢捐物,在第七甫買下一座廢棄的園林,蓋起了廣州第一座育嬰堂,設有哺乳房20多間。這座育嬰堂一用就是90多年,只是后來收養的棄嬰越來越多,地方越來越不夠用,才搬去了百子路的“新家”。

那么,廣州為什么早在300年前就開辦了棄嬰收養機構呢?這個還要從康熙當年的“最高批示”說起。話說康熙吸取明朝亡國的教訓,從維護社會穩定起見,不但向百姓承諾“永不加賦”,而且多次對地方官頒發上諭,要求他們實行“恤政”,興辦慈善機構,收養“鰥寡孤獨及殘疾無告之人”。天子命令一下,廣東的地方官聞風而動,然而,在“官商合辦”的模式之下,真正買單的還是粵商。

現在的“棄嬰島”,收留的多是令父母失去信心的殘疾嬰兒,300多年前的育嬰堂,收留的則多是女嬰。當時,由于“男尊女卑”的制度規范,民間溺女成風,有的人家接連生下女孩,就接連溺死,直到生了男孩為止。因此,育嬰堂開辦之后,就在城內各處張榜告示,收留棄嬰,尤其是被棄女嬰;如果有人將棄嬰送至堂內,育嬰堂還會依照路途遠近,向對方支付路費。育嬰堂最重要的雇員是奶媽,她們多是貧家少婦,并且一定要身體強壯,才能達到“入職”要求。一個專職奶媽,每月能掙一兩銀子,此外還有定量米面發放,足可支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面對溺女成風的社會現實,育嬰堂的努力不過是杯水車薪,但粵商的慷慨和在管理細節處的用心,令人時隔數百年之后,仍然欽佩不已。

林立西關的“九善堂”

如果說清代中期的育嬰堂還因天子命令的存在,而與官方有千絲萬縷之聯系的話,晚清年間林立于西關一帶的善堂則帶上了更為鮮明的民間色彩。彼時的清政府江河日下,連對外賠款、對內平叛的錢都沒有著落,根本管不了慈善機構這樣的“閑篇兒”。本來已是亂世,老天爺偏偏還變著法,用水災、旱災、瘟疫、饑荒輪番欺負人。于是,嗷嗷待哺的人、衣不蔽體的人、缺醫少藥的人以及倒斃路旁的人,幾乎隨處可見,構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悲慘世界”。

官方救濟不力,這個“悲慘世界”僅有的庇護者就是由民間力量主導的善堂。根據學界的研究,當時的老廣州少說也有十幾家善堂,資金實力最雄厚的有九家,史稱“九善堂”。以建于十八甫南的廣州第一家善堂——愛育善堂為基點,隔壁是述善善堂;往東走幾里地,就到了位于當時靖海門外的廣濟醫院和廣仁善堂,再往東就是惠愛醫院了;往北走一點,則是位于十一甫的崇正善堂和位于第七甫的明善善堂;再往北多走幾步路,則是最有名的方便醫院。

這些善堂有一多半位于西關工商業發達之地,另有一小半雖在西關之外,卻也是由富有的商人主持打理。比如,成立于1871年的愛育善堂,是由在洋行打工起家、后成巨富的商人白倫生投資創辦的,崇正善堂則有知名企業家陳啟沅的投資,方便醫院也是由穗港紳商乃至華僑的捐款辦起來的。可以說,粵商群體與善堂的存在如影隨形,盛衰與共。

合辦救災公所聯手賑災

與育嬰堂、普濟院等“功能單一”的慈善機構不同,廣州各大善堂的“業務”幾乎都是“綜合性的”。施粥施衣、贈醫送藥是善堂最主要的工作。各善堂都雇有專職醫生,替人免費看病,365天不間斷,一般上午堂內坐診,下午上門治療。如果病人實在無家可歸,有條件的善堂也會收留他們住下,待痊愈之后再離開。

等到天一轉冷,各大善堂又會忙著設粥攤,送寒衣。粥攤多在善堂附近,根據1926年《廣州民國日報》的一份報道,善堂施舍的免費粥熬得很稠,還加了姜片御寒,“足可果腹”。

話又說回來,亂世之中,能獲得救助者終歸是幸運的少數,凍斃、餓斃乃至病斃街頭者屢見不鮮,因此,各善堂都有一項特別的“救助業務”——買墓地,設義冢,替那些莫名倒斃街頭的人收尸,讓他們入土為安。

賑災也是善堂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翻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老報紙,每有災荒報道,總會提及善堂。1898年,廣東鬧饑荒,米價飛漲,各善堂紛紛購米入穗,平價銷售,救助饑民;1903年,廣東火藥庫被燒,各善堂火速派醫生前往現場救治傷者;1908年夏,三江暴漲,水災嚴重,各善堂合辦救災公所,聯手賑災……在官方救助幾乎癱瘓的情況下,善堂的確是災民在凄風苦雨中的唯一指望了。

百年前的“可持續發展”

不管是現代的慈善機構,還是近代的善堂,若想做出規模,經費籌集和資產打理就一定是重中之重。因為不管是多良好的意愿,沒有財力落實,就只能淪為空談。廣州的各大善堂都是由經驗豐富的商人主持打理的。他們不管是在善款募集,還是在資產打理上,都費心費力,各顯其能,以求長遠發展。

說到募集社會捐款,方便醫院的管理層絕對是一流高手。“沿門勸捐”是方便醫院的獨家法寶,勸捐的足跡從粵港澳一直延伸到南洋和北美。

根據上世紀30年代方便醫院的一份收入表,“沿門勸捐”募得的善款占到醫院總收入的一成還多。此外,工作人員在“沿門勸捐”的過程中,必然還會向各界人士作各種推廣,提高醫院的知名度。要知道,當時的方便醫院在粵港澳乃至海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院捐錢捐物的好心人絡繹不絕,慷慨解囊的大公司也不在少數。在這其中,除了有宅心仁厚、醫術高超等關鍵要素之外,醫院“沿門勸捐”的推廣模式或也功不可沒。

不過,如果善堂運作全靠社會捐款,就會面臨收入不穩定的困局。因此,沒有一家善堂是只用“一條腿”走路的。不管是創辦者的自有資金,還是募來的善款,善堂多會使用其中的大部分資金,或買地買鋪,再到市面上放租;或放入典當行,收取相對較高的利息。這樣,租金和利息就可以支付善堂的各項開支,本金得以不動。用行內的話來說,前者叫做“以土養業”,后者稱為“發典生息”。

不管說法如何,這樣的資產管理模式其實已與現代的基金會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了。在資產規模方面,愛育善堂絕對是各善堂中的“翹楚”,它在鼎盛時期曾擁有近200間店鋪和2500多畝沙田,僅一年的店鋪和田地租金就有2萬多兩白銀;民國初年“改兩為元”后,方便醫院一年收取的租金也達到了近2萬銀元,約合白銀1.4萬兩。正是這樣雄厚的財力,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證了善堂的可持續發展。

(據《廣州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片区|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观看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 亚洲 一区二区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成人| 伊人亚洲综合网|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一个色综合导航|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综合色就爱涩涩涩综合婷婷|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丁香五月网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成人| 伊人成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