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本報記者 王會賢
最近一段時間,多起社工涉法事件引起輿論關注。
據《南方都市報》6月12日報道,涼山漢達社工服務中心主任、公益人“義工李白”(真名閆偉杰) 因為經濟問題于1月7日被刑拘,目前因涉嫌職務侵占被逮捕。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知閆偉杰涉嫌公私賬戶合用,還拿募集來的善款買理財產品。
據《廣州日報》報道,5月31日,佛山南海區檢察院通報了去年以來起訴的未成人遭性侵案件中。其中一個以猥褻兒童罪被判三年半有期徒刑的是當地某社工服務中心的社工張某,南海檢察院以猥褻兒童罪向法院起訴了犯罪嫌疑人張某,近日張某被南海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6月1日,佛山市南海區社會工作協會、南海區社會服務聯會及南海區社會工作學者與學生聯會聯合發出了《關于“佛山女童被社工性侵事件”的行業聲明》,倡議全體社會服務從業人員恪守職業操守和倫理規范,在專業服務和道德方面,力爭成為社會的模范,并強調行業協會將會繼續加強行業自律,加強從業人員的倫理規范和道德操守的教育,強化機構的監督職能。
6月2日,廣東省社會工作師聯合會強調,該會今年5月受廣東省民政廳委托,對廣東省社會工作者登記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將持證社工職業操行記錄和繼續教育情況納入其中,不斷加強和規范登記社工管理與服務,做好行業自律。
我們不能因為個案質疑一個行業,但怎樣最大程度上避免這類事件的發生,是行業自身應該直視的問題。加強行業自律成為當前社工界的重要課題。
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社會工作師聯合會會長李敏蘭和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所長向榮,探討社工及社工行業該如何自律。
向榮強調:“目前已經有約500家社工行業聯盟、協會,但在行業自律方面做的工作乏善可陳。希望大家一起推動,讓佛山社工性侵女童案成為行業自律的關鍵事件。”
李敏蘭:完善社工工作制度
由于一個人的問題對社工行業產生懷疑,這樣不好,但我們也應該有一個制度保障工作的執行。這樣的工作制度建立后還會不會發生類似事情,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但頻率和可能性會降低。
在社會工作服務方面,現在也有很多行業原則,比如對服務對象的保密原則,開個案的時候要征求個人同意、簽署同意書等等,但沒有細致到一定程度,有很多細節沒有想到。現在發生事情了,要在工作制度上不斷完善。
在社工行業準入上,已經很嚴格,社工要經過考試、機構的選擇、上崗培訓,現在還沒有發展到再提高門檻的階段。至于有刑事犯罪記錄的人能否做社工,這應該在更高的法律法規方面進行規范。
違法犯罪的事情,在各行各業任何人群中都會發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要的是,新生的社工職業,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自己的專業操守和職業形象。對在隊伍中的違法犯罪人員,堅決清除并支持依法處置。事件的出現會引起我們對黨紀國法職業道德的持續教育,引起對專業操守管理的思考。
社會工作是一項助人自助的崇高職業,從業者更需律己精神。社會或同行也無須為偶發事件去憂慮一個充滿活力和正能量的行業。
向榮:亟需加強行業自律
對于這類事件,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是,在預防上,將行業自律作為重點,比如香港,即便受過專業社工培訓,在要成為注冊社工的時候,也要有對職業操守的宣誓承諾。
出現類似事件后,在法律上當然要接受刑罰制裁,但從行業的角度來說,應該有一些早期發現的機制安排,盡可能早發現,一旦發現立刻被機構開除、行業公告除名、永不錄用,情節嚴重的移交法律。
現在我們的社工在最初的行業自律就有所欠缺。這對于我們尚處在早期發展,發展又這么快、這么猛的社工行業,是一個大陷阱。社工行業現在還在建立公信力的時候,出現這樣一個個案,我們要花多少功夫、努力才能挽回?
我所在的機構里,幾年前就與工作人員簽訂協議,要求在工作場所不能用性歧視、性騷擾的語言。曾經有一個男性員工,在簽署協議后,依然不自覺地對女性員工有語言上的性騷擾,我們最后辭退了他。我們也倡導其他機構這樣做,機構要培養自律意識。
目前已經有約500家社工行業聯盟、協會,但在行業自律方面做的工作乏善可陳。希望大家一起推動,讓佛山社工性侵女童案成為行業自律的關鍵事件。
在行業準入上,國外有很多可以參考,比如對人的服務,提高準入門檻,曾經有過酗酒、性騷擾、強奸等行為的人全部不可以從事相關服務。這也是我們以后發展的方向。社會領域的發展不能參照經濟領域,幾十年發展到人家幾百年積累的程度。跨越式的增長會帶來很多問題,我們沒有看到的、內部隱藏的問題還很多。
在社工服務過程當中,社工需要敏感地識別兒童的異常行為,家長也需要相關培訓,而不是反應遲鈍、過很長時間才發現。兒童需要被告知一些基本的性教育知識和其他安全知識,首先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不可以,不管他是誰,以及一旦權益受損應該如何投訴。社工服務制度上需要有這些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