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按照民政部黨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統一部署,民政部社會組織登記大廳扎扎實實推進實踐,將服務社會組織從“口頭”落實到“手頭”,領導同志身體力行,帶頭在登記大廳值班。
利用現代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民政部社會組織登記大廳受財政部有關部門委托,承擔著全國性社會團體會費票據的發放工作,按照財政部要求,要在全國性社會團體中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這項工作涉及到近2000家全國性社會團體和近萬個分支機構,需要近百個業務主管單位的密切配合。辦理好這項業務的前提是將文件精神和具體要求通知到每一個社會組織。登記大廳的廣大同志集思廣益,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確保信息及時準確轉達。他們通過主管單位的網站、民政部網絡平臺發布通知,同時利用業務短信平臺把信息發布到每一位社會組織負責人的手機上。信息的準確及時傳達使得社會組織辦事人員能夠準備好相關材料,按規定時間前來辦理業務,提高了辦事效率。
變“單兵作戰”為“協同推進”。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登記大廳將這項工作作為深入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抓手,積極與財政部票據監管中心進行工作對接,簡化了手續,優化了流程。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各業務主管單位的大力支持。在為國資委主管的社會組織辦理領用證時,國資委行業協會聯系辦公室的負責同志還主動攜帶印章來登記大廳協助辦理業務,從而實現了民政部、財政部、國資委相關社會組織主管部門合署辦公,使原來至少需要三次才能辦理完的業務,壓縮至一次辦理完畢,真正實現了“一站式”服務。這一舉措是服務社會組織模式的一種新嘗試,是對“一站式”服務的一次創新和開拓,是民政為民理念的一次實踐檢驗。
熱情服務暖人心,架起便民“連心橋”。各相關部門抽調業務水平高、服務態度好的同志到登記大廳辦理此項業務,同志們熱情地做好接待工作,確保業務辦理順暢有序。每當有來辦理業務的人員,他們總是笑臉相迎,詢問他們的需要,按照工作安排引領到相應的柜臺;登記大廳還認真準備了多份申請表樣本,以方便社會組織辦事人員依樣填寫,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辦理業務時,同志們主動把座位讓給辦事人員,站著耐心地解答社會組織辦事人員的咨詢。一個熱情的微笑、一杯純凈的水、一次耐心的講解都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密切了黨群關系,架起了一座便民的“連心橋”。
(據民政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