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2016年12月27日,《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報告(2016)》藍皮書正式發布,報告指出,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水平低下,高達98%的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得分低于60分,整體處于弱能級。上市公司的經濟價值創造能力普遍突出,社會責任推進管理嚴重不足,環境價值創造能力和社會價值創造能力都亟待提升。
《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報告(2016)》藍皮書由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社會責任專業委員會和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聯合發布,報告旨在系統評價中國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水平,推動資本市場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和理解,為企業開展社會責任管理、提升社會責任績效提供參考。
報告首次以滬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評價分析,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平均得分僅為33.01分,整體處于弱能級。在2584家上市公司中,高達98%的公司得分低于60分,超過60分的公司僅有54家。樣本中得分最高的公司是中國神華(74.38分),得分最低的公司是易世達(11.89分)。這表明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水平正處在啟蒙跟隨階段,大多數上市公司正在為履行社會責任打造基礎,尚不具備足以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目標的知識和能力,履責意愿也相對較低。
報告選取了能源、金融、汽車、房地產等18個重點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評價分析。結果顯示,有5個行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水平處于無能級,其余13個行業均處于弱能級,沒有任何行業的平均得分超過60分。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平均得分排名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媒體行業(46.07分)、公用事業行業(41.00分)、金融行業(39.00分),排名后三位的行業分別是:機械行業(27.96分)、食品行業(27.12分)、電氣設備行業(27.00分)。
報告評價分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等四個重點區域以及各省和直轄市的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水平。結果顯示,四個重點區域中,京津冀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水平最高,得分為35.59分,珠三角和長三角次之,得分分別為34.47分和32.66分,東北地區最低,得分為31.06分,四個區域均處于弱能級。在各省和直轄市中,云南(38.46分)、北京(36.58分)、福建(35.54分)三個省市的得分位列前三名,均處于弱能級;青海(28.06分)、新疆(28.95分)、陜西(29.50分)三個省的得分最低,位列后三名,均處于無能級。
報告專題評價分析了“一帶一路”主題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一帶一路主題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指數平均得分為39.90分,整體處于弱能級,比滬深上市公司平均得分(33.01分)高出不到7分,領先優勢并不明顯。在81家樣本公司中,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得分最高的是中國石化(73.06分),得分最低的是浙富控股(16.79分)。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類型的上市公司相比,一帶一路主題上市公司在企業文化、發展戰略中普遍重視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表述。在81家樣本公司中,有55家公司(68%)制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或在戰略表述中融入了可持續發展、三重底線責任和利益相關方等理念,這一比例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甚至還有33家公司(41%)制定了專門的社會責任規劃。這也表明中資上市公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更為重視社會責任的頂層設計和信息披露,從而促進了內部管理提升和外部溝通改進。
報告首次構建了制造業上市公司綠色發展能力成熟度指數,以評估中國綠色制造發展進程。評價顯示,2015年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綠色發展能力成熟度平均得分僅為18.65分,整體處于無能級。在1628家制造業上市公司中,有1227家公司的綠色發展能力成熟度平均得分低于30分,處于無能級;僅有2%的公司(35家)綠色發展能力成熟度平均得分高于60分,達到本能級;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得分高于80分,進入強能級或超能級。這表明,當前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綠色發展能力嚴重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