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大、收入水平低、居住分散,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差距明顯,導致農村養老服務一直是養老服務的重點和難點。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
從2013年開始,四川省金堂縣緊緊圍繞“讓老年人干干凈凈活出尊嚴、舒舒服服活出品質”的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力求不花錢能辦事、花小錢辦大事,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一中心、多站點、重巡訪”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丘區地域大縣、人口大縣、財政弱縣的農村居家養老新路子,并基本實現城鄉養老服務全覆蓋。
發揮基層老年協會引領作用
以基層老年協會規范化建設為牽引,發揮基層涉老組織貼近老年人的優勢,積極引導基層老年協會參與為老服務。降低基層老年協會組織的注冊登記門檻,推動具備一定條件的鄉鎮(街道)、村(社區)老年協會開展社會團體注冊登記,為老年協會規范化長效運行提供保障。老年協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和為老服務養老幫扶試點項目,引領老年協會會員及自治組織、志愿力量依托城鄉日間照料中心、互助養老點、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大學教學點等陣地,組織開展互助養老、政策宣傳、孝善文化倡導、文體、娛樂等活動;依托“重巡訪”,組織老年協會會員開展集中祝壽、巡訪探視、困難幫扶、心理慰藉等活動;同時主動搭建與其他為老服務組織溝通協作平臺,就老年權益保護及養老服務和“銀齡保險”進行協調,配合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整體質量。
全面摸底,實現服務全覆蓋
通過整合衛生、殘聯、流管辦等部門的老年人健康檔案、殘疾人信息數據、空巢老人信息臺賬等資源,全面摸清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由鄉鎮全面摸清轄區內的老人信息檔案,實行動態采集、動態管理,同時建立巡訪人員臺賬,明確服務內容,建立工作制度、監管制度,將服務對象落實到人頭上,保障服務對象全覆蓋。
分層實施,完善服務體系
一是建成110所城鄉日間照料中心,按照“六室一房”(即親情服務室、溫馨閱覽室、趣味棋牌室、關愛康復室、愛心理發室、細心洗浴室、貼心洗衣房等功能室)標準,開展對老年人臨托照料、文娛娛樂等為老服務。
二是在村(社區)中選擇較為集中、住房寬裕的農戶建成1605個互助養老服務站點,配置簡易娛樂活動用具和設施,為離中心路途較遠及行動不便老人開展延伸服務,實現1公里范圍內就地養老。
三是建立巡訪探視制度,實施居家巡訪服務養老,組織村(社區)干部、村民組長、老年協會會員和青年志愿者、社會組織等18957人,重點對25817名空巢老人及9393名經濟困難的全失能老人等,開展每周2-3次“零距離”上門服務,有效地預防了老年人在家突發意外死亡無人知曉的情況,目前全縣巡訪服務覆蓋率已達100%。
整合資源,實現服務無縫對接
整合民政、衛生、司法、殘聯、婦聯、文化等部門資源,建立上下聯動、部門配合、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家政服務、心理咨詢、衛生保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和緊急救助等無償、低償和有償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共同推進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如法律部門為老年人免費提供法律服務,衛生部門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等,整合利用民政部門的政府購買服務、養老服務補貼等政策,社會組織及基層老年協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老年人開展巡訪探視、電器維修、理發、醫療保健、心理慰藉等服務。
拓寬籌資渠道確保經費
按照“市縣財政出大頭、村級資金補小頭、社會愛心添零頭”的方式,理順了養老服務鏈條,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堅持用統籌的思路和辦法盤活資源、整合資金,著力解決農村養老經費投入問題。統籌利用村(社區)辦公室、活動室等現有集體房屋資源,修繕、改造辦公樓、樓舍來建設城鄉日間照料中心,降低了建設成本。指導村(社區)用活村公資金,將為老服務納入村公資金使用范圍,引導基層老年協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確保農村互助養老服務點和互助巡訪點正常有序運轉;加強對全縣110所城鄉日間照料中心運營監管,通過星級評估,實行以獎代補形式進行補助;按照為老服務建設及服務活動開展情況對為老服務站點進行量化評選,對督查達標的分別給予1500元一個站點的補助,激勵各服務點優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
優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
針對縣財政收入低、農民收入不高的實際,著力解決農村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務需求,設定了生活照料、文娛活動、健康服務三大類29個小項服務,努力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
一是開展生活照料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以及理發、洗衣、洗澡、助餐、臨托等服務,解決老年人生活不便問題;二是開展文娛活動,在中心(站點)配備電視、棋牌等娛樂設施,提供適宜的報紙、期刊、圖書和影視,配置適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三是開展健康關愛服務,促進醫養融合,利用村級衛生服務站、鄉鎮(街道)衛生院,為老人提供健康檔案管理、知識講座、定期免費體檢、康復理療、心理慰藉關愛等服務,解決老人基本醫療保健問題。針對不同年齡段及類別(散居五保、低保、殘疾等)老年人,分別采用發放服務證、卡、券等形式,免費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金堂縣開展的“一中心、多站點、重點巡訪”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切實解決了城鄉老人特別是空巢、獨居、殘疾等老年群體安全、生活、健康、文娛等居家養老難題,通過分層次建立農村養老核心區、輻射區、放射區,逐步形成了就近服務、就地服務、上門服務鏈,真正做到了服務主體、服務內容與服務對象零距離。同時,不離親、不離家,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更易被接受。
目前全縣建成城鄉日間照料中心110所、互助養老服務點1605個,在232個村(社區)開展特殊老年群體助老巡訪活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實現全覆蓋,有效保障了“互助養老服務點”建設及助老巡訪服務工作的推進,2016年為老服務達1100余萬人次。金堂的做法“適應當前需求,體現農村特色,突出組織作用,這一探索可謂小成本破解大難題”。
(據中國民政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