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互助五年幫助超2500家庭 人均受助金額超22萬
2019-07-0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在美好的7月,國內最早互助平臺e互助迎來五周歲生日,全國各地見面會拉開帷幕。7月3日,以“堅守初心,義無反顧”為主題的e互助五周年慶典暨全國見面會北京站圓滿舉行。
會上,e互助北京站愛心大使負責人朱雷分享了e互助創立的初心,五年發展歷程和未來愿景。e互助是互助模式的首創者,旨在建立一個互幫互助平臺,讓陌生人以契約為前提,參與解決自身的保障問題。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好的自己。
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真實的互助。在互助業內,e互助獲助比例最高,高達63%。e互助竭盡所能,讓盡可能多的人得到幫助。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安全的互助,e互助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實現資金獨立托管的互助平臺,互助資金不經平臺,而是通過銀行審核直達受助會員。
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透明的互助。e互助實時公開每一期的受助人數,受助金額和案件調查審核細節,這些案例和細節都是可追溯的。為了讓所有會員都有機會見證真實的互助,每期公示案件都開放會員報名探訪。五年里,e互助已經有2040位受助人與會員面對面,16830名志愿者親身驗證案件的真實性,在全國舉辦了超過400場受助會員見面會,足跡已遍布30多個省級行政區域。
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高額的互助。剔除呼吸道和輕度癌癥,e互助的平均募集金額是222916.67元。e互助希望,會員萬一不幸得病,有足夠的資金去抵御風險,避免加入計劃仍不夠錢治病的尷尬。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高效的互助。在互助金額最高的前提下,e互助五年來一直實現募集率在98%以上,用實際效果給會員安心的保障。
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穩健的互助。e互助是互助模式的首創者,也是運營時間最長的互助平臺,在會員支出費用方面,e互助一直在一個穩定的區間。2015-2017年期間,平臺會員人數持續上升,但會員支出費用始終穩定。在度過早期發展的顛簸期后,e互助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穩健發展的通道。
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專業的互助。互助是同質化風險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是互助無法涵蓋人生不同階段的每一種風險。過去五年,e互助一直聚焦癌癥互助和意外身故互助,希望解決普通大眾風險保障里最痛的痛點,專心完善最全的流程,包括風控流程和互助金申請流程,不斷優化和提升用戶服務。五年以來,e互助堅持做最公平的互助。互助模式,基礎立于平臺與會員,會員與會員之間的契約關系。e互助只捍衛最純粹的互助,保證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
隨后,醫學專家,CMAA總經理張曉梅女士分享了癌癥現狀和癌癥治療費用。張曉梅女士是美國冠軍醫學聯盟(CMAA)聯合創始人,于2009年在美國費城創辦CMAA并出任總經理,負責利用美國頂級醫療資源,為中國腫瘤患者提供海外就醫以及遠程會診等咨詢服務。
會上,e互助志愿者北京站站長吳卉采訪了受助會員和家屬。受助會員分享了自己加入e互助的初衷和抗癌故事。
接著,監督委員會會員鄭冬梅上臺發言,分享關于監督委員會如何履行監督職責。監督委員會是e互助首創的監督機制,成立于2015年2月4日。監督委員代表全體會員對e互助平臺的運營履行監督職責,對資金情況、事件處理、規則調整行使監督權。五年來,委員們始終堅持為百萬會員利益而發聲,監督平臺的運營情況,保障會員權益。如今,監督委員會已經發展到第五屆,監督委員會成員已經擴展到39名。
在過去的五年里,e互助累積了350萬高粘性用戶,幫助了2550個家庭,募集金額超過4.3億元。未來五年,e互助還會堅守初心,義無反顧地幫助更多的家庭,讓善良的人,看到世界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