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眾籌扶貧大賽收官“公益廚房”項目啟動
2019-10-1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10月16-17日,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和京東數科承辦的全國紅十字系統第二屆眾籌扶貧大賽圓滿收官。
本屆大賽于2019年3月20日啟動,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97個項目報名參加,409個項目成功上線,包含了127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助農產品。截至2019年10月17日,大賽募集金額超過3000萬元,其中,京東數科捐贈400萬元、伊利集團捐贈60萬元。大賽發動了252萬社會公眾參與,對接了超過2萬戶貧困戶,6萬余人。
經過評委會現場評審,大賽最終評選出“滇秘味天然果干堅果”、“山珍嗨味筍片”等20個優秀項目獲得“紅品”項目稱號,“紅品”項目將獲得由中國紅基會提供的15萬元“博愛家園·生計保護”項目的生計扶貧資金,吳克峰、周家繼等10位項目團隊帶頭人獲評“優秀脫貧帶頭人”。
10月17日是國家扶貧日、世界消除貧困日。當日上午,“公益廚房”項目啟動。該項目將使紅十字眾籌扶貧常態化,繼續通過互聯網推介、銷售,引導公眾“消費即慈善、購買即扶貧”的理念,持續為鄉村農戶賦能,讓“老鄉們放心的食材”變成“人們日常餐桌上的美味”,這一過程就是“公益廚房”加工過程。“人人成為公益的‘吃貨’、公益的‘料理師’”是項目的目標。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和京東數字科技聯合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產業與金融研究中心還共同發布了人道公益系列報告(簡稱“紅報告”)之《數字科技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該報告是在眾籌扶貧現狀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本次眾籌扶貧大賽中的典型案例及問卷結果進行歸納分析,對目前眾籌扶貧市場現狀、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的系統梳理和全面展示。
報告指出,眾籌扶貧模式促進優質勞動力參與,改善了農村勞動力結構;市場化條件下,社會組織與企業對于扶貧工作發揮重要支持作用;公益因素有助于提升購買意愿,眾籌方式有助于實現互惠共贏,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全國紅十字系統第二屆眾籌扶貧大賽”通過發動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博愛家園”生計扶貧項目點、對口扶貧點和易受損地區脫貧帶頭人帶動貧困戶參賽等方式,通過“京東眾籌”平臺將特色農產品銷售出去,增加貧困戶的經濟收入,讓他們有尊嚴地脫貧、可持續增收,形成了“紅十字會+扶貧點+農戶+農產品+脫貧帶頭人+互聯網公眾”的新型扶貧幫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