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5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樞紐型”社會組織應該怎樣發揮自己的作用?北京市婦聯探索出一條“樞紐型社會組織為組織依托,第三方支持性社會組織提供監測評估和技術支持,服務型組織開展服務”上中下相結合的組團化服務模式。
11月20日,北京市婦聯聯合22家婦女工作領域社會組織,開展“‘益家筑夢·攜手成長’行動——北京市女社會組織聯合型家庭綜合服務及社會組織能力建設項目”在西城區文化館正式啟動。
據介紹,項目將針對北京市范圍內100個社區、50000個家庭、150000名家庭成員,圍繞其需求,從生活品質、家庭環保、身心健康、安全教育、關系調適、家庭文化等方面提供直接服務。開展生活品質類服務110場次、家庭環保類服務90場次、身心健康類服務150場次、家庭安全教育類服務60場次、家庭關系調適類服務155場次、家庭文化類服務60場次,累計提供服務625場次,以此促進家庭及家庭成員的成長。
具體服務將由22個社會組織承擔,共分為六組。由北京女警察協會、北京市綠愛童年、北京幸福家庭科普教育公益促進中心、北京市家庭建設促進會、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綠主婦城市農園科普中心等社會組織構成的六個項目小組,以“雅生活·幸福夢”“綠生活·環保夢”“樂生活·健康夢”“洽生活·安全夢”“慧生活·成長夢”“頌生活·文化夢”為主題分別開展活動。
婦聯作為平臺,除了使社會組織可以依托社區婦女之家開展活動,還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引領帶動企業公益力量加入志愿服務,成立了以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家庭金融安全志愿者服務隊為代表的志愿者服務隊,長期為社區居民普及家庭金融和理財安全常識。
此外,項目還首次引入北京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做聯合項目的第三方監測評估及技術支持。
項目啟動式后,還邀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莉為啟動式參與人員做了從心理學角度如何構建和諧幸福的家庭的精彩講座。
北京市婦聯副主席趙麗君在發言中特別指出,該項目將以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服務、聯合型的社會組織管理模式、綜合性的服務提供方式,力求探索出一條社會資源廣泛參與的家庭綜合服務的新模式。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