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王勇
本報記者 張明敏 王勇
9月25日,歷時三天的第五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以下簡稱“慈展會”)在深圳落下帷幕。這是《慈善法》實施后舉辦的首次慈展會。本屆慈展會以“以法興善、助力脫貧”為主題,致力于打造慈善行業全鏈條展示、對接平臺。
據初步統計,本屆慈展會吸引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臺的2600多個慈善組織、企業和個人,以及75個國際公益組織參展參賽,較上屆慈展會增幅約11%;對接項目及金額均超往屆;舉辦了1場國際公益峰會、11場分議題會議和1個議題委員會閉門會議,邀請200多位國內外嘉賓圍繞“共享與慈善”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配套開展了400多場路演、沙龍和公益體驗活動,迎來了25個省市代表團近550名代表觀摩,觀展民眾達18.6萬人次,其中寶安社區分會場觀眾流量約2萬人次。
15個展區由社會組織承建
本屆慈展會主會場1號館和6號館共計40000平米的展位,被劃分為15個展區,每個展區通過向社會組織招標方式進行展區承建。
公益組織服務聯盟(簡稱“益聯盟”)是一家專門為公益組織提供服務的機構。作為該機構的總干事,李鵬積極參與了此次慈展會的競標。前后幾輪投標后,2016年6月下旬,慈展會正式通知李鵬,益聯盟正式成為2016慈展會“慈善支持展區”2000平米的承辦方。
2000平米的展區對益聯盟來說并不輕松,從6月份接受展區承建要求到9月份建展完畢正式推出,李鵬說,承建展區要被填滿,有著諸多不易,但通過一些創新合作的方式,也算達到效果,促進了公益合作。
為保證9月開展,李鵬將2000平米的展區通過益聯盟向全國發布承建要求,希望參展伙伴自行確定參展面積,并搭建展臺。
“這相當于把2000平米的‘慈善支持展區’再次分包,引入多家慈善支持類的公益機構自行建站參展。”李鵬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消息發布,引來多家慈善支持類公益組織參與承建,并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積極參與到參展中來。
善遠咨詢和益保是兩家專注于公益領域人力資源開發和保障兩端的服務組織。兩家組織正是通過益聯盟發布的“慈善支持展區”伙伴招募令,得以進入慈善會當中。
“善遠咨詢專注開發慈善機構的人力資源,益保專注于慈善人員的各種自身保險開發,這正是形成了一個人力資源產業鏈的上、下端,兩家機構合用展臺反倒起到了資源優化配置、利用率最大化。”李鵬說。
最終,“慈善支持展區”36平方米的展區被善遠咨詢和益寶開發了。
作為首度參展機構,愛佑慈善基金會則攜手27家“益+伙伴”共同打造出“愛佑益+”公益小鎮,全方位展現環保、教育、人類服務、藝術文化、扶貧發展、行業支持六大公益領域微生態。
為了讓參展觀眾更迅速、直觀地了解參展的公益機構和項目,“愛佑益+”公益小鎮在場地布置上按照公益領域,規劃了回歸巷、燈塔巷、靈感巷、溫暖巷、幫扶巷、連接巷六條巷子,并設有專門的項目展位。
開幕式當天,為讓未到現場的觀眾及時了解“愛佑益+”公益小鎮的情況,愛佑不僅在新浪微博開辟#愛佑公益小鎮#熱點話題與粉絲進行實時互動,還聯合新浪微公益進行了現場直播。此外,“愛佑益+”公益小鎮舞臺區還設計了16場路演與觀眾互動。
資源對接總量再創新高
本屆慈展會慈善資源對接總量再創新高。據統計,本屆慈展會共收到慈展會會員資源對接項目申報2186條,到閉幕時已確認對接項目及金額均超往屆,與上屆相比,展會對接總金額增幅達8.72%。
從供給主體來看,本屆慈展會資源供給主體更加多元廣泛,囊括了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等各界力量,其中,各類企業捐贈57.37億元,占對接總金額的43.07%,個人捐贈達到57.17億元,其中個人大額捐贈多集中在教育與扶貧領域,占對接總資金的42.9%,以基金會為主的社會組織捐贈14.13億元,占對接總資金的10.66%。
從領域看,數據顯示,本屆慈展會對接項目基本涵蓋中國公益慈善各領域。相比上一屆慈展會,本屆慈善資源的支持供給方向主要集中在扶貧、救災、社區發展、青少年教育、公益支持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服務領域。
在扶貧濟困展區,今年共有142家機構參展,從資源供給方到資源需求方均有所展現,形成了扶貧濟困行業生態鏈條。
據統計,本屆慈展會共對接扶貧項目197個,對接金額27億元,占對接總金額的20.26%,對接扶貧項目覆蓋全國17個省市地區,涵蓋萬企進萬村、廣東扶貧濟困等重點民生改善工程。
從方式看,慈善信托、社會價值投資等國際先進的公益金融新方式正在構建公益慈善的新生態。供給側清單出現了公益場地、專業服務、人力資源、知識產權、有價證券等新型慈善資源,慈善資源全要素對接模式初步顯現。首次與騰訊9·9公益日、電商扶貧等互聯網公益品牌項目對接,其中,僅是騰訊9·9公益日一項活動就實現捐贈金額6億元。
展開深層次對話交流
本屆慈展會按照跨界、創新、未來、實踐的辦會理念,通過外圍會議、專題會議、高峰會議和閉門會議等層級遞進的會議形式,著力打造國際公益峰會和系列專題會議,建立了議題征集、跨界論證、會議觀察、政策建議和成果落地的會議研討模式,實現了會議研討的國際化、高端化和多元化,深化了展會研討互動平臺功能。
組織召開了20余個專題論壇、研討會,共230余名國內外公益慈善領域嘉賓參與研討互動,為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建言獻策。
此外,本屆慈展會優化展會舉辦形式,首設社區分會場,集中展示社區慈善發展成果,拉近了慈善與群眾的距離,讓慈善進一步走進社區、深入民眾,切實提升了公眾參與度,為各類社區慈善組織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和交流對接平臺。
在公益映像館,共有400余部國內外優秀公益影像作品進行展播,力求打造以公益為主題的視覺、影像盛典。
在專設的慈善MALL,各類公益產品匯聚,并通過義拍、義賣和附捐等形式,將社會慈善資源與慈善組織或項目相銜接。
展會還設置了1200平方米的公益金融專區,參觀者可以參與公益拍賣、投資社會企業、3D設計、機器人挑戰等公益活動,還可通過“大富翁”公益金融主題互動游戲、社區公益嘉年華和跨界思維大爆炸三大公益金融主題活動,體驗眾多跨界公益項目助力公益金融發展。
展會期間還有200個家庭會參加親子公益徒步活動,此外還開展社會創新之旅等公益慈善體驗活動,提升展會互動性和影響力。
慈展會還首次借助VR全景拍攝、新媒體直播間等傳播渠道,通過全方位、立體式的全媒體報道形式,使新聞宣傳更加深入、廣泛和立體。
潘基文為慈展會發來視頻賀辭
第五屆中國慈展會在深開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來視頻賀辭,對展會的召開表示誠摯的祝賀,并為中國慈善事業點贊。賀辭原文如下:
尊敬的慈善家、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
首先我要對第五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的勝利召開表示誠摯的祝賀。
慈善是國家與人民之間表達團結與友誼的一種重要方式。
本年度,全世界有一個強調志愿和給予精神的新重點:促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是一個新的普遍框架,其核心為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該框架是有史以來全球領導人通過的最全面、最宏偉的消除貧窮和造福地球的行動計劃。
為了實現變革蘊含的目標,我們必須發揮人類精神的全部力量。全球慈善界不斷推出創新方法并提供急需資源。一個重要的新氣象是發展中國家的慈善事業迅速發展,正在引領新的行為體參與解決當地和全球性挑戰。
我呼吁世界各地的人民一同參與我們長達15年的人類合作伙伴關系,讓這些可持續發展目標最終得以實現。
慈善是我們可以對人類的共同未來做出的最佳投資之一。
請允許我對所有參與第五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的人員表示感謝,感謝你們對這項事業做出的承諾。
請接受我最美好的祝福,祝你們的工作取得杰出成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