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 本報記者 皮磊
2017年2月底,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其中提到,目前我國老齡化形勢嚴峻,養老體系存在明顯短板。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老年撫養比將提高到28%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支出將持續增長;農村實際居住人口老齡化程度可能進一步加深。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養老問題越來越得到全社會關注,尋找能夠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地域的老年人個性化的養老方式,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養老事業中來,已經成為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事實上,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拓展了養老服務業各種產品的資金來源,也豐富了養老服務產業的新模式、新業態。
比如,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兑庖姟访鞔_,要“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
2015年2月,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養老產業發展的具體舉措,并就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完善投融資政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加強人才保障、保障用地需求等作出了相關規定和政策優惠。
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對促進養老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作出部署。《意見》中提到,大力提升居家社區養老生活品質,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便捷化水平;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創新,建立醫養結合綠色通道,促進老年產品用品升級,發展適老金融服務。
2017年年初,民政部網站公布了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衛生計生委、中國人民銀行、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銀監會、全國老齡辦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锻ㄖ芬蠹涌焱七M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積極性,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營造公平規范的發展環境,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酿B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
同樣是2017年發布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也明確提到,要充分發揮公益慈善事業在養老領域的作用:鼓勵面向老年人開展募捐捐贈、志愿服務、慈善信托、安全知識教育、急救技能培訓、突發事故防范等形式多樣的公益慈善活動;依法加強對公益慈善組織和公益慈善活動的扶持和監管,依法及時查處以公益慈善為名實施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等違反法律法規、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加強民政部門與公益慈善組織、社會服務機構之間的信息對接和工作銜接,實現政府救助與社會幫扶有機結合。
這些政策和文件都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尤其是鼓勵專業公益機構加入到養老助老行列中來,為解決日趨嚴重的養老問題拓寬了思路。養老驛站、醫養結合、互助養老、智慧養老等新型養老模式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有效解決社會關切問題的希望。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視為推動養老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社會力量深入參與到養老領域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新型的、能夠滿足不同老年群體需求的養老方式的出現。
案例1
南京打造“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新模式
面對養老服務老人多、服務人員少的問題,南京推出了“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新模式。養老志愿者可以將自己提供的志愿服務時間存儲起來,在需要別人為自己提供服務時,再用這些存儲的時間進行兌換,以實現互助養老。目前該模式吸引的互助志愿者已有5000多人。
為了保障服務質量,除了對志愿者進行“入職培訓”“崗位培訓”之外,他們還要經過匹配度測試、試服務三次,才能與“客戶”簽訂一對一服務的協議。社區還為雙方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街道定期和不定期進行抽查,對于服務低質低效的志愿者將實行“凍結賬戶”等退出機制。
時間銀行項目由街道成立的姚坊門慈善基金會發起并負責頂層設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一家非政府組織具體承接執行,在運行模式上參照商業銀行運作理念,通過相應的存、取規則和激勵機制,使志愿者通過累積志愿服務時間,兌換其他志愿者為自己提供服務,以及獲取一定物質回饋。街道還促成了該項目與實體銀行合作,并共同發行聯名卡,開放部分扇區專門用于時間“存儲”,志愿服務70%時間存款可以兌換相應的志愿服務時間、20%可以兌換生活物品、10%可以兌換現金補助。
案例2
智慧養老戰略穩步實施
2017年11月,第五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會議發布了《中國智能養老產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的發布,標志著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黃金期;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形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產業發展將呈現出創新、整合、應用、共享的新趨勢。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格局將初步形成。
事實上,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就已經提出,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新業態,開發和運用智能硬件,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與養老服務業結合,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重點推進老年人健康管理、緊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務預約、物品代購等服務,開發更加多元、精準的私人訂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