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 本報記者 王勇
“非常歡迎中國積極申辦2022年的世界社會工作大會。”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秘書長羅瑞·特魯爾表示。
“對此我感到十分興奮。”國際社聯亞太區主席露絲·亨德森緊接著說道。
5月14日上午,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秘書長羅瑞·特魯爾、國際社聯亞太區主席露絲·亨德森到訪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與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京、常務副秘書長金莉等進行了座談。雙方就社會工作的發展現狀、社工行業國際會議的舉辦、培訓學習、交流訪問等進行了交流。
羅瑞·特魯爾、露絲·亨德森還受邀參加5月15日開幕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是今年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后中國舉辦的又一場重要外交活動,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國際盛會。
“。”羅瑞·特魯爾強調。
前進中的中國社會工作
在座談中,金莉向羅瑞·特魯爾、露絲·亨德森介紹了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歷程、社會工作的發展現狀,以及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的情況。關于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狀況的一組數據引起了他們的關注。
據金莉介紹,目前中國已經擁有持證社工43.92萬人,經過社會工作專業培訓的人才135.2萬人;社會工作行業組織867個,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9793家;348所大學開設了社會工作本科,82所大學開設有社會工作專科;150所大學開展了社會工作碩士教育,17所大學開展了社會工作博士教育……
羅瑞·特魯爾表示,中國的社會工作與靠NGO支持的其他國家不同,是政府來支持推動的。
積極推進國際交流
在推動國內社會工作發展的同時,中國社會工作也在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交流,樹立中國社會工作的國際形象。
1992年7月,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加入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成為正式會員。隨著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近年來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發起、參與、推動了一系列國際交流活動。
作為國際社聯亞太區主席,露絲·亨德森在座談中強調:“中國是亞太區非常重要的會員國,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一直以來都積極參與到亞太區的會議中。”
2016年,世界社工大會在韓國首爾舉行。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在大會前后出席了國際社會工作聯合會的各項會議,參與了會議的籌備工作。來自中國社工領域的各方代表近距離觀察并參與了此次大會,他們不僅在各種論壇等場合介紹了中國社工的情況,并在會下與韓國等國家的社工進行了深度交流。
2017年,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發起并組織了“中國社會服務管理人才高級研修班”。來自北京、天津、山西、山東、內蒙古、湖南、湖北、廣東等地的社會工作管理人才赴美國研修,先后走進位于華盛頓的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協會、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美國社會工作研究協會、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等多個美國國家級協會,位于紐約的醫療照護及社工機構,以及位于波士頓的社會工作大學等。
2017年,由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亞太區分會、亞太區社會工作教育協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主辦的“2017社會工作亞太區域聯合大會”在深圳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社會工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社工機構代表參加會議。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情況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受到了與會各方的認可。
在一帶一路大戰略的背景下,中國社工事業也迅速融入其中。在2017社會工作亞太區域聯合大會上,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主辦的“一帶一路”社會工作合作發展論壇正式舉辦,為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社會工作與公益事業的合作、發展提供交流平臺。
2018年,第二屆“一帶一路”社會工作合作發展論壇在廣西舉行,面向東盟的一帶一路國家,展現了我國的社會建設成果,介紹了我國社會工作發展情況,通過區域性的合作夯實我國與沿線國家在社會工作領域的合作、交流與共享。
“中國在一帶一路的議題中起到的是至關重要的作用。” 羅瑞·特魯爾表示。
發出中國的聲音
對于中國社工行業的參與,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十分歡迎。
今年的社會工作亞太區域聯合大會將在印度舉行,“希望在這次會議上繼續聽到中國的聲音。”露絲·亨德森表示。
羅瑞·特魯爾也表示:“我們愿意協助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擴大社工在中國的影響力,幫助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在國際上發出中國社工的聲音,在國際上樹立中國社會工作正面、積極的形象。”
對此,劉京表示:“我們會積極參與到國際交流中。我們希望在交流中進一步學習社會工作在社會發展、社會治理方面的經驗,以服務于中國的發展。”
“在社會發展中,簡單的救濟救助是不成功的,此時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羅瑞·特魯爾表示。
就此,羅瑞·特魯爾、露絲·亨德森向中方介紹了哥斯達尼加、北歐國家、伊朗等地社會工作發展的經驗。
2020年,世界社會工作大會將在加拿大舉行。據羅瑞·特魯爾介紹,在大會上將確定2022年世界社會工作大會的議題。目前,2022年世界社會工作大會的舉辦申請工作尚未展開,雙方就大會的舉辦流程進行了初步交流。
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公益時報》社等單位的代表也參加了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