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新冠肺炎疫情為國內經濟發展和城市運行帶來的影響已不可估量。從傳統生產、生活模式被打破的瞬間起,互聯網就成為了全民維系連接、共同抗疫的重要依賴,無論是最開始的支援前線醫療,還是眼下的助力復產復工,在互聯網的賦能下,我們正在將疫情帶來的影響盡可能縮至最小。
在這其中,有多年科技、公益沉淀的騰訊,無疑是互聯網抗疫的代表,其利用自身優勢,在物資保障馳援、信息傳播與動員、大數據與技術能力支撐、互聯網服務與安全、公眾科普教育等多方面發力,以產品為媒介,釋放著互聯網在危情應對中的獨特作用。
2018年4月,馬化騰就曾表示:“我們不是要進入各行各業,而是做好助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專注做三件事:連接、工具和生態。”
此次疫情中,我們也的確看到,除了親身參與外,騰訊更愿意將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的身份充分展示。
打造場景,支撐平臺強力籌款
縱觀此次抗疫,騰訊先后投入15億元人民幣設立用于國內的“戰疫基金”,分別投入在物資支援、技術支援、人員關懷、科研與醫療事業等方面,此次基金將專設3億元的“致敬戰疫人物基金”,用以對戰“疫”中做出特殊貢獻人士的致敬和慰問。還增設1億美元的“全球戰疫基金”,助力海外抗疫。
3月24日,中國工程院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在武漢啟動“中國感染新冠肺炎醫務人員康復關懷行動”,將為抗疫期間確診感染醫務人員提供康復治療、健康管理服務等在內的系統支持。
但比起自家投入,作為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的“一線”代表,騰訊公益平臺為全國范圍內的慈善組織第一時間發起募捐支援重點疫區起到的樞紐作用,是更為重要的。
疫情暴發后,騰訊公益平臺第一時間設立“馳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專題,以“守護戰疫天使”“扶助危困群體”“馳援愛心物資”三大籌款類別并肩發力,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關愛金和保證金,援助受新冠肺炎影響的困境群體和募集愛心物資,通過公益將企業、社會組織、媒體、公眾等多方積極串聯。
自1月23日上線第一個項目以來,有超過79家慈善組織啟動執行工作。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為抗擊疫情的籌款,主要被用于前線物資購買和執行,這與以往個人救助有著很大區別。其次,這次疫情專區的每一個上線項目,都經過平臺運營同事和具體項目發起方的充分溝通和評估,其購買物資的能力被作為重要考量之一。”
截至3月27日21:30,三大類別共籌集善款602,812,571.66元,捐贈人數12,598,230人次。
此次疫情中,公眾捐贈高漲,如何在眾多捐贈平臺中脫穎而出,吸引公眾參與?公益場景不可缺少。
在“戰疫天使守護計劃”項目中,騰訊公益提供了有趣場景供公眾參與,在捐贈頁面中設置“接龍加油”入口,提供三種接龍方式——“捐善款”“捐加油”“已承諾拒吃野味”。
當前,參與度較高的“捐加油”場景為項目正帶來高頻次的公眾參與度。該場景邀請參與者和一名伙伴在線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該作品以寫字呈現,參與者在書寫為“戰疫天使”加油的某個字時,騰訊公益也隨機邀請線上另一個網友參與,書寫出另外一個字。最終,由線上兩位參與者共同完成了一個加油詞語。
截至3月27日21:40,共有7329945人班組接龍。
開放工具,專業助力全民抗疫
“平臺募款”“網課教學”“消息辟謠”“健康出行”……在此次疫情中,公眾不同程度地體驗到了網絡抗疫工具的便利,這也是互聯網平臺深度介入公眾事件,為社會大眾深耕服務的一次極致體現。
疫情暴發以來,騰訊云、騰訊政務、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醫療、騰訊教育、微信、QQ等多條業務和產品線也在積極發力,用數字化工具助力政府組織、企業單位以及公眾開展疫情的防控。
其中,企業微信、騰訊會議、疾病防控可視化分析平臺、騰訊企點智能客服和醫療云直播等騰訊五款“抗疫”工具產品在3月初通過評估,意味著這些產品在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方面獲得了權威認可,能夠為企業組織尤其是政府及金融機構進行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帶來有效幫助。
騰訊會議著力于滿足遠程會議場景需求,提供高清音視頻能力和實時屏幕內容分享及在線文檔協作。用戶可以通過PC客戶端、手機APP端、小程序、web端、電話等多種方式接入,還可以在微信生態中完成一鍵預約、發起及加入會議等操作。在疫情期間,騰訊會議免費開放了300人的不限時會議服務。
企業微信是騰訊打造的企業通訊與綜合辦公平臺,具有與微信一致的溝通體驗,能夠提供豐富的OA應用和連接微信生態的能力,可幫助企業連接內部、連接生態伙伴、連接消費者。
疾病防控可視化分析平臺則通過大數據分析與呈現技術,可以為各級各地政府提供疫情防控的宏觀決策支撐,輔助政府制定相關防控和應急措施。
騰訊企點智能客服則針對疫情期間客戶見面難、企業難以挖掘及轉化商機的困境,客服人員遠程辦公等實際場景,支持隨時隨地高效、智能、安全與客戶溝通。
醫療云直播服務則依托騰訊云強大的音視頻直播能力,為醫療機構等用戶提供醫務培訓、遠程診療、示范教學以及遠程探視等場景下的音視頻解決方案。參與方通過小程序,就能進行實現互動溝通。同時,醫療云直播服務還提供彈幕觀看、直播回放與統計,能有效提升直播效果。在疫情期間,也可以有效地協助醫療資源實現共享,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
創新產品,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眼下,距抗疫的完全勝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各地復工復產已是勢在必行,為復工復產創造條件也成為了互聯網企業的任務之一。
結合這一“痛點”,騰訊推出了“防疫健康碼”解決方案——公眾通過申請收納自身健康信息的二維碼,獲得電子出行憑證,方便在疫情期間出入公共場所。
2月9日,“防疫健康碼”率先落地深圳。隨后,北京、廣東、四川、云南、天津、貴州、上海、重慶、黑龍江、廣西、湖南、湖北、安徽、青海等近20個省級行政區也陸續上線,覆蓋廣州、武漢、福州等300多個市縣。
此外,多個地方的健康碼已初步互通互認,并正在推動實現一碼通行,即公眾在填報一次后,無須在經過其它省市時重復填報。
目前,騰訊防疫健康碼累計亮碼超過16億人次,覆蓋近9億人口,累計訪問量破60億,是服務用戶最多的健康碼。
騰訊慈善公益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經營理念,已經融入了騰訊的DNA,在每一款產品中,都可以清晰地看見它的理念。‘用戶為本、科技向善’已成為騰訊的使命和愿景,產品本身一方面既是商業產品,也是社會化產品,自于用戶的痛點和需求;另一方面,產品設計之初,便是公益融入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