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倏忽間,這只驅動著善意氣流的蝴蝶已經溜進了第三屆慈展會的大門。
從三年前拉開大幕至今,深圳鬧市區的這座場館見證了中國公益界這一千天的點滴變化。以項目交流為名,這場年度公益秀場的T型臺上始終熙熙攘攘,無數個腳印縱橫交錯。即使形態各異、方向不一,但稍加留意,還是可以發現,有些腳印早已模糊難辨、難覓軌跡,而有些卻愈發清晰、歷久彌堅。
誰的腳步能年復一年地踏上這座公益T型臺并愈發有力?是資源廣泛的基金會、財力雄厚的企業,還是沖鋒陷陣的NGO?以何種標準來給他們排資論輩?按他們在這場公益大秀上的曼妙身姿、一件件嘩世動俗的外衣,還是按他們各自的出身門第?
其實不必分說,因為一場秀終究有它的觀者,他們的判斷和選擇自然為這場爭奇斗艷的聚會定出了勝負。
在公益的斗秀場上,公眾是最終的、唯一的評判者,無法贏得這方市場的歡心,根基再大的經典項目也有不堪舊制、轟然崩塌的一日——我們已經無數次聽到這座秀場中爆發出的唏噓聲。
止步不前終究要被淘汰,公益圈較量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于商業圈——如果把公益項目支持者比作顧客,那么,只有創新、不斷創新,才能贏得和維系市場。何況公益項目面對的是困擾人類社會最錯綜復雜的問題:被破壞的環境、被傾斜的資源、橫亙人類歷史的貧困和疾病……
所以,這場效仿商業創新的社會創新運動離我們并不遠:以改善資源分配不均、照顧弱勢群體為目的,以創新手段為橋梁,用善的力量驅動“蝴蝶效應”,讓社會產生變化——這正是慈展會的意義所在。
社會創新是什么?
它可以是一種產品、一項技術、一個設計、一種行動方法、一個商業模式,甚至一個新的游戲規則……每個社會創新的故事里,都包含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思維和行動。
社會創新將成為非營利組織運行的靈魂,但它并不反商業,它更是創造公共財富最有潛力的方式,它可以被政府、企業、機構、NGO以及你所采用。
社會創新沒有門檻,只要你敢邁出與眾不同的第一步,只要你想為身邊的弱勢群體、為與你息息相關的環境、為你生活的社區做點什么,讓生活有一點不同。
社會創新需要專業,既然你并不是一無所長,那么為什么不將你擅長的專業發揮到極致?捐出金錢、時間是善意,而捐出你的資源和專業,可能撬動更大的平臺。
社會創新可以是一個人突然的靈感,但更需要一群人的協力,需要調動起盡量多的人為這場頭腦風暴貢獻點子,為這場讓世界更美好的變革做出努力。
不論你的職業是商人、白領、科學家、記者、醫生、律師、警察、廚師、工程師、設計師、政府官員,不論你的身份是學生、母親、流浪漢、宅男、背包客,拋下你的所有標簽,你還可以有一個身份,叫做社會創新者。拿出你的一點點精力,或許可以發動一場屬于你的社會創新。
這樣的目標太遙不可及嗎?還是你仍然尋找不到一絲半毫的創新靈感?如果你還有任何疑惑的話,請拿起這份報紙,伴隨這29個富有活力的公益創意來感受這場公益創意SHOW,或許它們將成為開啟你靈感寶庫的鑰匙。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