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7月21日,民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遴選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的通知》。
通知提出將按照統籌規劃、循序漸進,公開透明、自愿申請,分批考察、擇優指定的原則進行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的遴選。首批擬指定10家左右。
這意味著,9月1日《慈善法》正式實施后,只有通過遴選的這10家左右的互聯網平臺可以發布公開募捐信息,其他的互聯網平臺則暫時沒有這個資格。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世界,為什么發布公開募捐信息需要指定平臺呢?要想成為這樣的平臺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怎樣才能獲得這一資格呢?
詐捐、騙捐層出不窮
網絡募捐亟需規范
民政部之所以要開展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的遴選,是基于《慈善法》的規定。
《慈善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規定,是對互聯網募捐現狀與問題的回應。
互聯網募捐具有傳播快、受眾面廣、影響大、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因而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發起募捐,越來越多的公眾通過互聯網進行捐贈。
據統計,2015年阿里巴巴公益、螞蟻金服公益、騰訊公益、新浪微公益四家網絡捐贈平臺籌款就達到4.26億元。
在互聯網募捐迅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產生了大量的問題。而互聯網上的信息是海量的,由于信息不對稱,公眾難以辨識真偽,導致大量虛假、失真甚至詐騙信息混在其中,最近幾年,關于網絡募捐的爭議不斷,騙捐、詐捐事件也屢屢見諸報端。
2016年5月20日起,一位名為“午后狂睡_Silent”的網友在新浪微博上連續發表《輕松籌——另類發家致富手段》等針對網絡眾籌公司“輕松籌”的一系列文章,質疑在該眾籌平臺上籌款的病人往往夸大治療費用、平臺籌款目標金額可隨意更改、善款用途存疑及每筆善款2%手續費的合理性等問題。
2016年1月,知乎大V“童瑤”因使用“童瑤”和“ck小小”兩個賬號上演雙簧苦情戲,騙取網友數十萬元捐款,被蘇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2015年,“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發生后,新浪微博賬號“我的心永遠屬于拜仁慕尼黑always”發布虛假微博,謊稱其父親已經在天津爆炸案事件中遇難,獲得了3739名新浪微博網友共計3856筆“打賞”,總金額為96576.44元。
……
為了對互聯網募捐進行規范,減少、避免騙捐、詐捐等問題的產生,慈善法作出了要在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的規定,并把制定慈善信息平臺的權力賦予了國務院民政部門。
一是可以促進網絡募捐平臺規范化,讓網絡募捐平臺更好地履行審查主體責任;二是相對于分散的信息發布渠道,統一的平臺有利于公眾查詢,有利于社會監督,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重復募捐。
公開遴選 首批10家左右
民政部被《慈善法》賦予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的職責后,迅速開展工作,研究如何指定慈善信息平臺。
本著開門立法的原則,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組織了“慈善組織公開募捐信息平臺”認定標準研討會,向互聯網服務商征求意見。
在討論中,公開公平、鼓勵競爭成為互聯網服務商的共識,大家紛紛表示,應該設立具體的標準,只要符合標準的互聯網服務商都應該可以申請成為“慈善組織公開募捐信息平臺”。
此次發布的遴選通知也強調按照統籌規劃、循序漸進,公開透明、自愿申請,分批考察、擇優指定的原則進行批次遴選。
這意味著,遴選是面向全社會的,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開辦的,能夠提供慈善募捐信息發布服務的信息平臺都可以申請,參與遴選。
由于遴選受到時間、程序、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分批認定,通知確定首批擬指定的只有10家左右。
互聯網平臺按照要求申報后,民政部將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組織民政部門和網信部門代表、社會組織領域代表或專家、互聯網領域專家、新聞傳媒代表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通過評審、公示、確認的平臺名單,民政部將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并進行后續動態管理。
慈善組織也就可以通過這些已經確認的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實施募捐了。
五項基本條件
8月5日前申報
那么,究竟需要符合哪些條件,互聯網平臺又該任何申請呢?
通知提出了五項基本條件:
1.運營主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在電信管理機關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證),在互聯網行業、公益慈善領域具有影響力和公信力。
2.具有獨立的慈善信息綜合展示、查詢頁面和單項募捐頁面,具備項目進展反饋、留言評價和在線投訴等功能,能夠滿足電腦、手機、平板等多終端顯示要求。
3.建有專門針對互聯網公開募捐的數據安全和備份管理機制,配備專業管理和技術團隊,安全管理責任到人。
4.建有及時暢通的客服渠道,能夠面向慈善組織開展雙向溝通服務。
5.平臺運營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慈善組織募捐信息平臺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由于首批平臺是擇優指定,通知還特別強調,首批指定的信息平臺應在全國互聯網行業、公益慈善領域具有較為突出的影響力,運營主體在“信用中國”、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系統等信息管理系統中無違法違規等不良信用記錄。
符合條件的平臺提交《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申報表》、申報說明(符合指定條件的說明及方案,包括資質與信用情況、硬件建設情況、專業團隊情況、服務承諾、工作方案等)及相關支撐材料(包括營業執照復印件或登記證書復印件、平臺運行流程、上一年度運營報告等),出具能夠證明本平臺在全國互聯網行業、公益慈善領域具有較為突出影響力的佐證材料或業績報告。
■ 本報記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