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近日,共青團中央制定的《關于推進青年志愿服務工作改革發展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意見提出了青年志愿服務的總體目標:
到2020年,青年志愿服務工作在隊伍、組織、項目、平臺、文化、機制建設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全面提升,在中國志愿服務事業中的“排頭兵”作用更加凸顯。到2025年,實名注冊的青年志愿者總數突破1億人。
堅持四項原則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印發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業的通知》指出,要深化青年志愿者傳統品牌,推動全體團員成為注冊志愿者,建設“團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冶隊伍。為深化共青團改革,推進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發展,意見提出要堅持四項原則,推進青年志愿服務工作。
一是著力構建事業化推進青年志愿服務的工作格局。從事業化發展的角度建立“機關部門+直屬單位”工作共同體機制,推動青年志愿服務專業化、項目化、科學化發展。
二是把培育、發展青年志愿服務組織作為基礎性工作。要推動各級團組織重點關注對青年志愿服務組織的孵化培育、人才培養、項目資助、規范引領,努力構建覆蓋廣泛、管理規范、充滿活力,以共青團為主導的青年志愿服務組織體系。通過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實現對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類別、不同身份青年更廣泛的社會動員。
三是充分借助互聯網、社區等平臺實現青年就近就便參與志愿服務。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段,打造青年人觸手可及的“志愿服務生態圈冶,為青年志愿服務提供快捷的信息交流、資源融合渠道,促進志愿服務要素的精準對接和有效整合。搭建社區志愿服務平臺,促進青年志愿服務的便利化、日常化,幫助各類志愿服務主體各取所需、各盡其能。
四是推動青年志愿服務法治化、規范化。抓住《志愿服務條例》出臺的有利契機,指導、推動各地制定、修訂志愿服務地方性法規,推動各級人民政府將志愿服務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對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動青年志愿服務的制度化發展。健全注冊志愿者管理、志愿服務項目運行機制,規范青年志愿者評選表彰等活動,加強志愿服務示范項目創建等工作,推動志愿服務的規范化發展。
加強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建設
意見強調,要加強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建設,夯實青年志愿服務發展基礎。
要推動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做大做強。將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作為團中央開展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要平臺。加強對有影響力、領袖型的青年志愿者骨干和志愿服務組織的吸納,提升協會的權威性和代表性;拓展協會會員范圍,主動聯絡和吸納更多對青年志愿服務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企事業單位成為協會會員,增強協會的資源整合能力;在搶險救災、應急救援、助老助殘、外事交流等專業性較強的領域,研究建設分會或專業委員會,提升協會的專業化水平;依托協會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強化信息、資源共享,探索開發合作項目,推動協會開放化、國際化發展;著力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結合直屬單位改革,推動協會秘書處實體化運行,充實秘書處工作力量,健全工作制度,提升服務能力。
要推動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向基層延伸。重點推動縣級團委加強青年志愿者協會建設,完善全國、省級、地市級、區縣級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體系,到2020年,基本完成“縣縣建協會”目標。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建立青年志愿服務組織。推動各高等院校實現“校校建協會”,在校團委直接指導下,以青年志愿者協會為樞紐開展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推動條件具備的支部建立志愿服務隊,設立志愿服務委員。支持有條件的行業、企業建立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強化共青團在志愿服務組織中的樞紐作用,更好履行共青團的政治責任。
要鞏固和增強團屬志愿服務組織的樞紐功能。依托青年之家等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發揮共青團及團屬志愿服務組織作用,主動聯絡培育各類“草根冶青年志愿服務組織。重點推進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孵化培育,為青年志愿服務組織成長發展提供信息、項目、場地、培訓、團隊建設等方面支持,引導其積極參與團的重點志愿服務項目。在搶險救災、環境保護、助老助殘等 專業性較強的志愿服務領域著力建立一批專業志愿服務組織,推動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向專業領域覆蓋;動員各行業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青年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提升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
加強青年志愿者隊伍建設
在加強青年志愿者隊伍建設方面,意見強調:
要大力宣傳普及志愿服務文化理念,吸引更多青少年愿意參與志愿服務。把深化志愿服務內涵、弘揚志愿服務精神作為先導性、全局性工作常抓不懈,努力推動志愿服務成為當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青春時尚,切實增強志愿服務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運用社會化、市場化手段,加強系統策劃,強化品牌建設,提升“中國青年志愿者”整體形象;結合當代青年個性化追求,引入時尚元素,打造志愿服務系列文化產品,不斷增強運用新媒體方式宣傳推廣文化產品的能力和成效;加強對青年志愿的戰略性研究、學理性研究和實踐性研究,形成一批理論成果,為志愿服務事業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要積極構建便捷高效的青年志愿服務平臺,推動更多青少年方便參與志愿服務。適應社會化、網絡化發展趨勢,加快推進青年志愿服務平臺建設,推動青年志愿服務的日常化、便利化,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志愿服務實踐。加強與全國性志愿服務信息系統以及智慧團建、青年之聲等平臺的對接,在“志愿中國”“志愿匯”等已有信息系統基礎上,研究完善志愿者注冊、需求發布、在線報名、管理統計、資源對接等功能,推動志愿者的精細管理、志愿服務的精準對接;立足社會治理創新要求和新興領域青年特點,加強青年公益領域相關賽會的統籌,研究搭建青年公益領域項目展示、組織交流、要素配置、文化引領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推廣建設志愿服務實體型平臺,加強社區志愿服務,推動志愿服務供需雙方直接對接和志愿服務活動實施的社區化、便利化。
要加強青年志愿者的培育管理,吸納更多志愿者骨干成為基層團的工作力量。推動將建設青年志愿者骨干隊伍納入加強團的基層工作力量整體規劃,著力構建“團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隊伍體系。完善青年志愿者培訓體系,培育一批能夠在組織志愿服務、做好團隊管理、整合社會資源等方面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的骨干隊伍;遴選一批在青年中具有較強號召力的領袖型志愿者,通過推薦擔任兼掛職團干部、青聯委員等方式,加強團結凝聚,充實團的基層工作力量;充分發揮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資源鏈接、項目策劃方面的作用,強化與青年志愿者的組織聯系,健全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 本報記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