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 本報記者 王勇
當前,全國已全面進入汛期,極端天氣頻發,南方多地發生持續強降雨,部分地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同時,一些地方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導致旱情嚴重。廣大從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社會組織和城鄉社區應急志愿者(以下統稱社會應急力量)踴躍參與防汛抗旱,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進一步引導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防汛抗旱工作,應急管理部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引導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從全面掌握情況、暢通信息渠道、有序參與救援和加強安全工作等方面,對引導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防汛抗旱工作提出要求。
統一指揮、統一調度
《通知》要求進一步引導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防汛抗旱工作,切實發揮好他們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中的作用。
一是全面掌握情況。應急管理部門要全面掌握轄區內參與防汛抗旱工作的社會應急力量人員構成、專業特點、裝備技術、行動方式等情況,尤其是將城鄉社區應急志愿者和救援能力較強、實戰經驗豐富、應急作風過硬的隊伍掌握起來,加強工作指導,完善應急制度,強化專業知識培訓和遵規守紀教育,確保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有力有序開展防范救援救災工作。
二是暢通信息渠道。引導社會應急力量完善災情信息報送網絡,挑選一批責任心強、文化基礎好、身處基層的人員擔任信息員,建立信息報送制度,明確信息報送內容、程序、方法等要求,組織必要培訓,落實保障條件,將災情信息和執行任務情況報送應急管理部門;同時,及時共享災情信息,指導社會應急力量根據雨情水情旱情發展變化做好相應工作。
三是有序參與救援。相關地區現場指揮部要對進入災區參與搶險救援工作的社會應急力量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始終保持災區秩序。要根據災情組織指導社會應急力量深入企業、農村、社區、學校和家庭開展防災宣傳、普及應急知識,以及參與重點目標巡護、風險隱患排查和群眾轉移、人員搜救、物資運送、道路疏通、志愿服務等工作。要注意協調有關部門為社會應急力量開展搶險救援提供必要的交通、通信、后勤、裝備等保障。依據《防汛條例》對完成任務突出的社會應急力量予以獎勵。
四是加強安全工作。要始終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則,組織指導參與防汛抗旱工作的社會應急力量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應急預案演練,落實自身防護措施;嚴格按要求展開救援行動,杜絕盲目蠻干、冒險施救等現象發生,嚴防發生次生衍生事故;組織搶險救援行動前,要對災區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進行評估,明確緊急避險措施;建立安全員制度,及時發現和糾正違反安全規定的問題,確保安全救援。要指導社會應急力量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嚴格按有關要求落實防控措施。
社會力量積極開展
應急救援行動
實際上,已經有大量的社會應急力量在參與防汛抗旱工作。
6月2日以來,我國江南、華南和西南東部發生了今年以來強度最大、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降雨過程,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區應急管理部門協調引導藍天救援隊、菠蘿救援服務中心等社會應急力量參與抗洪搶險工作。
以廣西為例,據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6月以來,廣西桂林等地持續遭遇特大暴雨侵襲,多條河流出現不同程度超警水位,惡劣天氣導致城區內澇嚴重,引發地質災害,造成道路中斷、交通受阻、房屋損毀,大量群眾被困,情況十分危急。
災害發生后,桂林市應急管理局迅速成立“6.7”抗洪搶險社會救援力量聯合指揮中心,協調多支社會應急力量參與此次抗洪救災,根據隊伍技術特長和裝備情況,按照工作任務對隊伍進行分組,開展轉移群眾、疏通道路、運送物資等搶險救援任務。
6月7日,桂林藍天救援隊分兩個梯隊出動35人和14臺車、9艘舟艇及其他救援裝備,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嚴重的陽朔縣,配合當地應急管理部門展開轉移群眾、運送物資等搶險救援任務。
6月10日,廣東救援輔助隊進入陽朔縣高田鎮古登村,檢查受災情況及道路阻塞情況,協助轉移受災群眾。
6月10日下午,壹基金聯合救災項目伙伴,從昆明倉庫轉運1000個救災箱、500個溫暖包,運往平樂縣、陽朔縣、永福縣,用于當地災害救助。
據廣西應急管理廳不完全統計,自6月7日至6月13日,藍天救援隊、愛新救援隊、展卓航空救援隊、興旺機械救援隊、三一重工救援組等多支社會應急力量出動一線救援人員210余人、后勤和協調人員114人,調用舟艇41艘、無人機3臺、聲吶2臺、無線電對講機80多部參與救援,累計參與轉移被困群眾2000余人,搜尋失聯人員3人,轉運救援救災物資約12噸,疏通滑坡、坍塌道路27處。
據了解,還有大量社會應急力量活躍在抗洪搶險一線,在應急管理部門引導下,與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應急力量協同作戰,積極投身物資轉運、被困群眾轉移、人員搜救等搶險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