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綠地社區東至密西三期西側、西至新西路、北至大唐莊小區南側、南至康居小區北側、共包括綠地花都嘉園南區、綠地花都嘉園北區、濱河麗舍小區、新景家園小區等四個小區。共轄樓房40棟,172個單元門,2073戶,6219人。轄區總占地面積13.6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7.42萬平方米.五小門店45個。小區文體活動中、幼兒園、綜合商務區等配套設施齊備。
自擔任社區負責人以來,她帶領班子成員利用小區配套服務設施齊備、環境優美特點,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引領核心作用,緊緊圍繞“夯實服務基礎、打造和諧社區”主題,不斷創新服務載體,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社區先后獲得“首都花園式社區”、“六型社區”、“智慧型社區”、“科普型社區”、“節水型社區”、“安全型社區”、“先進基層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一、搭建社區青年匯平臺,開展特色青年服務。
綠地社區現有常住人口中80%屬于中青年人,為更好地開展針對性服務,在她的帶領下,2014年6月社區成立了以“凝聚青年、娛樂青年、服務青年”為主旨的綠地社區青年匯。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各類青年,每周開展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的活動。自社區青年匯成立以來,共開展學習培訓、志愿公益、創業就業、運動健康、婚戀交友、文藝娛樂等各類活動。在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的同時也促進了活動者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使青年匯成為了居民之間“手拉手、心貼心”的平臺。受到了居民的歡迎與好評。2014年、2015年,社區青年匯、總干事、專職分別被市團委授予優秀社區青年匯、優秀總干事和優秀社工等榮譽。
二、帶動“綠動星期六”便民服務日,開展特色便民服務。
她發揮社區年輕化的優勢,帶領班子成員組織以“綠動”為主題的便民服務活動。每個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為便民服務日,廣泛開展血壓測量、牙醫診治、刀具打磨、理發、廢舊物品置換等便民服務活動(其中血壓測量、刀具打磨、理發等項目針對社區中的老年人、殘疾人屬于免費服務項目)。活動的開展讓居民在享受服務的同時,也在參與中享受鄰里之間的友情與親情,自活動開展以來共服務居民6000余人次,受到了居民的廣泛歡迎。
三、發揮黨建引領,開展特色為老服務。
作為書記的她,始終把社區工作放在心上,時刻掌握社區情況,及時調整社區工作重心,發揮社區黨支部的引領作用,組織開展特色社區服務。綠地社區屬于新建小區,隨著小區入駐人口結構變化,為老服務已成為社區服務重點之一。黨支部結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黨旗輝映夕陽紅”為主題、通過、入戶調查、教育培訓、祖輩沙龍親子活動、心理健康輔導、走訪慰問等形式開展“夕耀朝陽”和“情暖夕陽”等特色為老服務。
四、豐富樓門文化,拓寬黨建宣傳載體。
她注重社區樓門文化的建設,把黨的建設作為樓門宣傳的重點內容,建強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強化社區居民的政治理想信念,豐富樓門文化。在區政府和果園街道大力支持下,社區改邊老式的插頁宣傳欄,在社區49個單元門安裝了電子顯示屏,通過滾動播出形式向居民廣泛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及社區各種服務管理通知,解決了社區與居民溝通最后“一百米”的問題。
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構建網絡鄰里和諧之家。
她積極鏈接社會資源,把科技引入社區,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社區服務。針對高層小區鄰里溝通難、居民對物業服務問題反應多、居民了解社區活動情況渠道少等問題,她帶領社區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利用大數據設立了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服務“果園e家園”手機APP服務平臺,通過app里的“我有話說”、“紅色聯盟”、“說說物業”、“律師說法”、“有事點我”、“鄰里議事廳”模塊搭建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服務站、物業公司、社區社會組織等社區服務主體與居民之間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居民與居民、支部與黨員、物業與業主、社區活動風活動宣傳、黨員課堂、法律講堂、民情民意收集、社區便民服務等社區管理服務與居民之間網絡面對面。打造了網上鄰里和諧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