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田雪婷
1月23日晚,水立方,久未在公眾場合露面的王石面對現場3500名觀眾做了一場主題為“回歸未來”的跨年演講,與場內外嘉賓就“如何活成一個健康、完整的人”,“如何從家庭、生命力、科學視角去看生死”等議題展開探討。
“回歸未來2017-2018跨年之夜”活動由王石發起,在活動中褚時健馬靜芬夫婦、馮侖、汪建、孫冕、蘇珊·洛克菲勒等各界領袖攜手呈獻了一場關于生命意義的問道之旅。
本次活動由萬科公益基金會、深潛公司、C-TEAM與承禮學院聯合主辦,攜手跨界智者同行,以一場文化交流、觀點碰撞的跨年演講形式,在新春即將到來之際叩響未來之門。
未來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公益環保事業上
當天晚上,王石和在場諸位暢聊了自己過去66年的生命歷程,并分享了如何對人生的“后三分之一”,為下一個33年成長做準備。王石表示:“我希望自己的第三個三十年,能把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公益環保事業上。”
作為萬科公益基金會的發起人,王石從2003年開始以個人身份參與公益事業,每年將自己的部分薪酬和全部形象代言收入捐贈給公益機構,并先后出任包括壹基金、阿拉善生態協會、紅樹林基金會、一個地球基金會等多家公益環保機構的發起人、理事長、理事等職務。去年七月,王石退休之后即出任萬科公益基金會的理事長,開始了基金會加強專業化的征程。
在當晚的演講中,王石介紹了幾位曾影響其公益理念的朋友。2003年他在西藏盲童學校遇到的盲童久美,用其純真和自信,讓王石認識到公益不是施與受,而是平等的關注與互相的給予;2004年北大潘文石教授遞給王石的一封信,讓他意識到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以高尚的行為帶動整個社會;而萬科團隊對四川遵道學校持續十年的關注和投入,讓王石深深感慨“不經意的堅持,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王石表示:“公益之為公益,是發動所有人為公共利益而行動。”而專業的公益團隊和機構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演講的最后環節,王石邀請環保制片人、慈善家蘇珊·洛克菲勒,聯合國基金會清潔爐灶項目主任拉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創始人呂植教授,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創始人、理事長師艷麗等幾位女性公益環保領袖以及另外十幾家公益機構的代表上臺,以表敬意。
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在全場三個多小時的演講中,“追求美好生活”是屢屢被提及的高頻詞。美好生活,首先是健康的生活。在王石看來,適度的運動、健康的飲食不僅能讓身體更健康一些,也能尋回久違的生命的愉悅感。
在演講中,王石用自己和身邊的家人、同事的例子,強調了自己對適度、健康飲食的重視。他表示,當中國社會從物質供應不足的年代進入解決了溫飽問題、物質極大豐富時代,需要改良餐桌的飲食習慣。
為此,王石倡議,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改善飲食習慣、優化飲食結構、提倡飲食健康。“因為,這不僅關乎每個個體的生命健康,也關乎地球、環境的生機活力。”
低碳零廢棄 現在做起
作為長期關注環保、氣候變化議題的公益領袖,王石不僅在萬科內部推動綠色建筑、綠色供應鏈等工作,也在聯合國氣候大會等多個場合代表中國企業家鼓與呼。而在這場跨年演講的現場,環保元素也是隨處可見。
一方面,主辦方與環保組織自然之友、零廢棄聯盟合作,通過源頭減量、物料搭建盡可能重復利用、現場垃圾分類回收等行動,倡導零廢棄理念;另一方面,晚會也通過購買綠色電力證書,成為國內首個通過認購綠證方式實現100%綠色電力消費的大型公眾晚會活動。此外,為減少碳排放,晚會也適度降低了現場的空調溫度,并倡導觀眾綠色出行。
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介紹說:“我們希望這場晚會不僅是一場思想盛宴,也希望用我們的切實行動,推動低碳、零廢棄理念在更大范圍的普及。我們會在今后的活動中持續貫徹低碳、零廢棄原則,也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單位加入到綠色環保的行列之中。”
■ 實習記者 田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