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內部管理混亂,設立大量分支機構并有償頒發證書,出事是遲早的事情。”近日,民政部對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作出撤銷登記的行政處罰。在得知這一消息后,一位電商行業分析師對《工人日報》記者如是說。
民政部指出,經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存在連續三年未按規定接受全國性社會團體年度檢查的違法行為,違反了《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情節嚴重。
記者注意到,2018年以來,已有不少全國性的行業協會被民政部處罰,但像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這樣被直接撤銷登記的情況并不多見。
在上述電商行業分析師看來,這是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民政部將加大對行業協會違反規定收取會費、評比達標表彰收費等違規收費行為的查處力度。
設立二級機構、頒獎發證書斂財
“我曾經參加過該協會主辦的一個論壇,頒了幾十個獎。作為頒獎嘉賓,手都累得難受。”一位電商行業專家對記者說。
記者從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官網發現,該協會近年來緊跟風口,成立了新零售行業分會、產業金融服務促進中心、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院、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區塊鏈研究中心等多個二級乃至三級分支機構。
“熱門的二級分支機構一個能賣到幾十萬元。”上述電商行業專家說。
此外,一家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公關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協會在互金領域十分活躍。該協會金融科技研究院相關人員經常在各大行業群里發布消息,希望企業購買該協會的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證書。但記者注意到,民信貸、掌悅理財等獲得該協會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證書的平臺已被警方定性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
除了設置分級機構、頒獎發證書外,該協會還通過舉辦行業論壇、收取高額會員費、評選等方式斂財。據媒體報道,該協會的會員會費高達數萬元。
違規組織評選活動進行涉企收費
記者梳理發現,除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2018年還有不少影響力比較大的行業協會被民政部處罰。其中,由于違規組織評選活動進行涉企收費等原因被處罰的情況較為常見。
去年8月,民政部對中國廣告協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等3家社團違規涉企收費的行為作出警告、并處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
經查,中國廣告協會違規開展2017年“艾菲獎”評選活動并收取費用,違法所得118萬余元;中國商業聯合會違規開展2015年、2016年“全國誠信興商雙優示范單位”和2016年“全國商業質量品牌示范單位”評選活動并收取費用,違法所得43萬余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開展2015年、2016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評選活動的過程中違規收取費用,違法所得28萬余元。
去年10月,民政部對中國建筑業協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中國烹飪協會等3家社團違規涉企收費行為作出警告、并處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
經查,中國建筑業協會于2015年至2017年違規開展“中國建筑業雙百強企業評選”“全國建筑業先進企業和先進工作者評選”“全國建筑業企業優秀總工程師評選”“全國建筑業創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評選”等評比表彰活動,并收取費用。在經批準保留的“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評選活動結束后,中國建筑業協會以編輯獲獎工程創優經驗交流專輯的形式,向獲獎單位變相收取費用,違法所得共計389萬余元。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于2015年在經批準保留的“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活動結束后,編輯出版《中國優秀城市規劃作品(2015-2016)》(系列叢書),向獲獎單位收取編輯服務費,違法所得共計107萬余元。
中國烹飪協會于2016年至2017年違規開展“中華餐飲名店”企業認定項目和“中國菜系之鄉”等區域認定項目并收取費用,違法所得共計94萬余元。
需進一步完善政府綜合監管體系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對清理規范社會團體涉企收費明確提出要求并作出部署。但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行業協會違規進行涉企收費問題依然存在,一些行業協會甚至成了交錢就發獎的“商家”。
對此,民政部表示,各社會團體應當引以為戒,嚴格按照法規政策的規定開展活動,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舉辦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開展經批準保留項目內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時不得向評選對象收取任何費用,切實規范涉企收費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對記者表示,行業協會需要“生存”,但不能“鉆進錢眼兒里”。鑒于行業協會存在的一系列亂象,需要進一步完善政府綜合監管體系。
“政府部門一方面要尊重與保護協會的自治自律行為,為協會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務;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要依法對行業協會行使必要的行政監管權。民政部門依法對協會加強登記審查、監督管理和執法檢查,財政部門依法對政府購買協會服務的資金和行為進行評估和監管,稅務部門依法對協會涉稅行為進行稽查和監管。”
在劉俊海看來,為遏制行業協會的亂收費現象,確保行業協會商會見賢思齊,還需要完善信用體系和信息公開制度,并建立失信制裁機制尤其是聯合懲戒機制。
那么,行業協會如何加強內部管理以防止“跑偏”?劉俊海認為,脫鉤之后的行業協會是社會團體法人,具備法人資格,應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首先要按照建立現代社會組織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其次要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健全會員大會、理事會與監事會制度。最后要完善主要負責人問責機制,并積極穩妥地試行外部監事制度。
(據《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