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勇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應急管理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四川省啟動地震應急二級響應,多支救援力量緊急奔赴現場救災。
社會組織也緊急行動起來,調配救災物資,派人趕赴現場,多家基金會在地震發生后極短的時間內就在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發起了公開募捐。
這些募捐項目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情支持,6月18日白天,多個項目的募款額迅速攀升。那么,這些捐款會被科學合理地用到宜賓地震災區嗎?
按照《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規定,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應當依法制定募捐方案。有了募捐方案,募捐目的、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財產的處理等情況就明確了。募捐款物的使用就有章可循了。
《管理辦法》還規定,慈善組織應當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十日前將募捐方案報送登記的民政部門備案。
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事件的突發性,無法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前辦理募捐方案備案,《管理辦法》應當在公開募捐活動開始后十日內補辦備案手續。
為了了解宜賓地震募款究竟會如何使用,《公益時報》記者在“慈善中國”查詢了一下這些項目的募捐方案,結果……(多圖,結論見結尾)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在水滴公益發起了“宜賓地震緊急救援”項目,籌款目標150萬元。使用的項目備案編號是53100000500019795AA18581。
同時,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使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公募資質在騰訊公益上也發起了“緊急馳援宜賓地震籌款”項目,籌款目標55萬元。使用的項目備案編號也是53100000500019795AA18581。
在“慈善中國”使用編號“53100000500019795AA18581”查詢,對應的募捐活動是“梧桐成長計劃”,起止時間經2019年4月19日補正之后為2018年7月9日至2020年7月31日。
募捐款物用途是:用于困境兒童、貧困老人、貧困婦女、殘障人士、山區孩子、貧困家庭等群體生活費用、醫療費用、教育費用、基礎設施費用等。
在募捐進展情況一欄,顯示的是截至2019年6月18日,慈善組織就該募捐方案尚無進展情況描述。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壹基金)在輕松公益發起了“四川宜賓地震,壹家人緊急馳援”項目,籌款目標1004500元。在螞蟻金服公益發起了“宜賓地震,救在壹線”,籌款目標是499682元。使用的項目備案編號都是53440300567057518CA18065。
在“慈善中國”使用編號“53440300567057518CA18065”查詢,對應的募捐活動是“12.16宜川地震救援”。這一項目是針對2018年12月16日四川宜賓文興縣發生的5.7級地震的。起止時間為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12月31日。
募捐款物用途是:籌得款物用于購買、運送緊急救災箱、睡袋、溫暖包等物資供給受災群眾。
在募捐進展情況一欄,顯示的是截至2019年6月18日,慈善組織就該募捐方案尚無進展情況描述。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在騰訊公益發起了“益起救災馳援四川長寧縣6.0級地震”項目,籌款目標726000元。使用的項目備案編號是“53100000500021537WA17113”。
在“慈善中國”使用編號“53100000500021537WA17113”進行查詢,對應的募捐活動是“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生存救助項目”。起止時間是2018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有效期長達10年。
募捐款物用途是:用于困境兒童醫療資助、教育資助、家庭生活資助、心理培訓、教師及保育員補助等。
在募捐進展情況一欄,顯示的是截至2019年6月18日,慈善組織就該募捐方案尚無進展情況描述。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螞蟻金服公益發起了“宜賓地震救在身邊”項目,籌款目標2333333元。使用的項目備案編號是“5310000050000784XYA19015”。
在“慈善中國”使用編號“5310000050000784XYA19015”查詢,對應的募捐活動是“緊急救援,有你救有力量籌款活動”。起止時間是2019年5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當時的捐贈目的是:通過倡導全民參與、關注廣西水災等受災地區,為受災地區第一時間提供保障。
募捐款物用途是:用于災情排查與評估、傷員轉移、醫療巡診、衛生消殺、物資發放等救援工作,根據災區需求和緩急程度,分階段調集與采買食品/水、彩條布、服裝、糧油、生活用品等救災物資,向受災群眾發放。
在募捐進展情況一欄,顯示的是截至2019年6月18日,慈善組織就該募捐方案尚無進展情況描述。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螞蟻金服公益發起了“宜賓地震家庭箱馳援”項目,籌款目標600000元。使用的項目備案編號是“531000005000160090A18012”。
在“慈善中國”使用編號“531000005000160090A18012”查詢,對應的募捐活動是“備災救災基金”。起止時間是2018年1月3日至2030年1月1日,有效期長達12年。
募捐款物用途是:為災區群眾購買所需生活用品,保障災區群眾一周應急生活。
在募捐進展情況一欄,顯示的是截至2019年6月18日,慈善組織就該募捐方案尚無進展情況描述。
四川科技扶貧基金會
四川科技扶貧基金會在螞蟻金服公益發起了“宜賓地震緊急馳援”項目,籌款目標500000元。使用的項目備案編號是“53510000555792435QA18014”。
在“慈善中國”使用編號“53510000555792435QA18014”查詢,對應的募捐活動是“突發災害備災救災”。起止時間經2018年11月3日補正后為2018年8月7日至2021年12月31日。
捐贈目的是:為今年可能發生的洪澇、泥石流、地震等災害提前備災、聯合行動、快速響應,減少人員財產損失。
募捐款物用途:用于災后物資采購,為受災地區居民提供防潮墊、防寒服、雨傘、雨衣等急需物品助力災后重建,經濟恢復,以及災后居民心理疏導。
結論
發起互聯網公開募捐的這些慈善組織在募捐頁面均發布了項目備案編號,但這些備案大多數并不是針對此次宜賓長寧地震,而是使用了過往還在有效期的項目備案。
之前的項目備案是根據當時的籌款目的設計的,新的籌款活動明顯并不能沿用舊有的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財產的處理等設定。那么究竟以何為準呢?主管部門和公眾該如何監督呢?
當然《管理辦法》規定:為同一募捐目的開展的公開募捐活動可以合并備案。公開募捐活動進行中,募捐方案的有關事項發生變化的,慈善組織應當在事項發生變化之日起十日內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補正并說明理由。
可以看到前述有些項目本就是為救災備案的,可以視為為同一募捐目的開展的公開募捐活動,可以合并備案。
慈善組織還可以進行備案補正,但補正之后之前的項目后續工作該如何處理呢?比如:進展情況的相關信息該如何公布?
《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規定:
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應當在公開募捐活動結束后三個月內在統一信息平臺公開下列信息:(一)募得款物情況;(二)已經使用的募得款物的用途,包括用于慈善項目和其他用途的支出情況;(三)尚未使用的募得款物的使用計劃。
公開募捐周期超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前款第(一)、第(二)項所規定的信息。
如前所述,前述的備案項目大多已經過了半年以上,但項目進展情況都是空白。新舊項目在一個備案里,又該如何公布呢?
既然《管理辦法》規定此類募款可以在在公開募捐活動開始后十日內補辦備案手續,為什么還會出現這一情況呢?
或許是由于募捐方案屬于平臺必須顯示的信息。(《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規定,平臺為慈善組織發布公開募捐信息,應在頁面顯著位置上公布慈善組織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募捐方案、聯系方式等募捐信息查詢方法。)
但真的來不及進行項目方案設計并備案嗎?
愛德基金會6月18日也在螞蟻金服公益發起了“緊急馳援宜賓地震”項目,籌款目標是2000000元。使用的項目備案編號是“5332000050917103XBA19063”。
在“慈善中國”使用編號“5332000050917103XBA19063”查詢,對應的募捐活動是“緊急馳援宜賓地震”。起止時間是2019年6月18日至2020年5月17日。
募捐款物用途是:愛德基金會將根據受災群眾具體需求,按照國際和國內人道主義救援標準,為他們提供食物、飲用水、衛生用品和生活用品等,并關注災后的重建工作。
很顯然,愛德基金會是先進行了備案在發起的公開募捐,而且在6月18日一天完成了這些工作。據該基金會介紹,備案的時候針對災害類項目,慈善中國網站上有一項“是否為應對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如勾選“是”,則可以從當天開始備案。
類似的還有重慶市慈善總會,他們發起了“長寧,我們與你在一起”項目,6月18日備案,募捐方案備案編號“51500000504029915YA19007”。
截至6月18日16點,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成都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也完成了相應的備案。
反饋
6月19日,壹基金發布《關于慈善中國備案的說明》,除阿里巴巴公益渠道外,騰訊公益、輕松公益、水滴公益、支付寶公益、易寶公益、新浪微公益、京東公益等渠道上線籌款項目均使用了2018年12月16日宜賓地震籌款備案號:53440300567057518CA18065
由于在同一地區發生同一類型的重大自然災害,在上線籌款項目的同時,壹基金首先沿用了去年該項目的備案號。與此同時,6月17日23時,壹基金同步在慈善中國后臺提交了此次2019年6月17日宜賓地震公開募捐的項目備案申請。
關于慈善組織就募捐方案尚無進展情況描述,壹基金表示,上線項目的相關進展均已在各個籌款渠道更新,及時向捐贈人匯報,日常也在壹基金官網、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平臺披露進展與報告,歡迎壹家人登陸查看。目前,正在安排針對該項目在慈善中國平臺上項目進展的補錄。感謝捐贈人、互聯網籌款平臺、愛心企業等的支持,共同伸出援手幫助災區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