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 本報記者 皮磊
12月21日,2018中國公益年會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年會主題為“時代洪流中的企業家精神”,挖掘企業行為帶給公益事業的啟示,共謀解決社會問題的有效路徑。
新時代公益將成為本屆年會重點討論的話題之一。
毋庸置疑,企業的參與大大加快了公益事業的發展速度,其靈活性和創新性讓公益事業呈現出無數可能。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公益形態不斷升級,逐漸顛覆傳統公益模式,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在此過程中,公眾的參與感、體驗感及互動感也得到前所未有地提升。一些新鮮的公益模式的出現也讓公眾大為驚嘆:抖音&今日頭條“聲量計劃”、騰訊新聞“螢火計劃”、連尚網絡“夢想鑰匙”、快手行動……新時代公益如何讓不可能變為可能?技術手段如何讓原本小眾的事業影響更多人?新時代公益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抖音不只有神曲
10月中旬,以記錄美好為主題的抖音美好奇妙夜浙江衛視秋季盛典在廣州舉行。全國百余家媒體受邀到現場觀看。那么,這場晚會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嗎?
記者了解到,晚會由抖音負責內容制作,但晚會并不僅僅圍繞明星藝人展開,普通人的故事和生活中令人感動的瞬間也是這次晚會的重點。晚會不僅通過抖音短視頻讓觀眾看到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態,還將抖音視頻中的主人公——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請到了現場,講述他們的故事。
在當天早些時候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抖音總裁張楠表示,抖音是一個記錄美好生活的地方,“參與制作晚會是希望把抖音上的美好從小屏帶到大屏,把平臺上美好的人和事傳遞分享給更多人。”
或許你對此并不贊同,但不可否認的是,抖音上除了有神曲有網紅,還有很多公益元素。
“為了更好地記錄、傳遞美好,抖音一直在不斷提高產品技術運營能力,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張楠介紹說,抖音于9月28日上線了新的功能模塊——抖音尋人,這也是今日頭條旗下公益尋人平臺“頭條尋人”最新的衍生產品。此舉旨在利用精準的地域彈窗技術,幫助走失者回家。而抖音尋人上線也是基于抖音短視頻平臺特性和用戶基礎的考量。
截至今年6月,抖音短視頻在國內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5億。大量用戶和精準定位推送,能夠提高找回走失人員的可能性。這是很多公益項目無法企及的優勢。
張楠告訴記者,為了使傳統文字版的尋親啟事更快、更好地轉換為適配抖音的短視頻版本,字節跳動人工智能實驗室為尋人團隊提供了技術支持。而依托字節跳動的AI生成技術,一條文字版的尋人啟事不到10秒即可自動生成為一條抖音尋人視頻,大大提升了尋人啟事在抖音上的發布效率。
兩周時間里,抖音尋人在全國范圍內找到了10人。而通過發布尋親短視頻,抖音尋人還成功地幫助一位87歲的臺灣老兵找到了遠在山東的親人。
近日,抖音和今日頭條又有了新動作。
10月29日,抖音與今日頭條發起“聲量計劃”,通過“公益短片計劃”和“志愿者招募”等六大扶持計劃,幫助公益組織更好地找到受助對象、進行精準公益推廣,并為公益組織傳播提供流量支持和技術層面指導,以產品機制和科技手段為公益事業賦能。
入駐的公益機構可通過抖音、頭條號和微頭條等平臺,推廣自家重點項目,其傳播力度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傳播渠道和方式。
在今年“世界FSHD(面肩肽型肌營養不良癥)關愛日”前夕,罕見病發展中心在抖音和今日頭條平臺發起了一場“橙子微笑挑戰”活動,呼吁社會各界關注、關愛并支持“小飛俠”(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癥患者)。
該活動吸引了鄧亞萍、關曉彤、吳克群多位名人參與,眾多醫學界人士也通過圖文形式參與接力,并從專業角度向網友科普FSHD疾病,呼吁大眾關注罕見病人群。活動期間,抖音話題#橙子微笑挑戰#累計獲得23億播放量。
流量就是資源
在“聲量計劃”發布的同一天,騰訊新聞舉行了“螢火計劃”啟動儀式。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基于騰訊新聞在2016年推出的“新聞+公益”項目,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升級。
據《公益時報》此前報道,“螢火計劃”由騰訊新聞、中國攝影報社、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發起,將在選題策劃、拍攝資助、內容運營、渠道拓展、后續跟進等環節為公益攝影師提供全方位幫助,助力內容生產。
而通過幫助公益內容生產,該項目的目的就是希望將公益傳播與社會資源更密切地聯系起來。騰訊新聞相關負責人表示,“螢火計劃”將在報道領域、內容推廣方面加大力度,并推出榜單發布功能。同時,該項目也會引入更多合作方,推出“螢火計劃攝影師”認證,幫助自媒體人及攝影師產出更多更好的公益內容。
據介紹,該項目全年覆蓋公益領域主要有10個,包括教育、扶貧、文化、環境、動物保護及生命關懷等,每個月會重點運營一個特定領域,在騰訊新聞《中國人的一天》欄目發布優質內容,包括圖片、文字、視頻等。
在推廣資源上,騰訊新聞也為公益內容爭取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據騰訊新聞渠道拓展組組長朱燦輝介紹,騰訊新聞將在自身用戶、流量及其他推廣資源兩方面支持“螢火計劃”,并推出“一大主題活動”與“五大核心推廣資源”聯動模式。
對于這些動輒坐擁數億用戶資源的平臺來說,流量就是最好的資源。而如何將資源引入公益領域并使其真正對公益機構或項目產生正向推動作用,也需要進行精心設計。
今年99公益日期間,中國扶貧基金會快手科技公益基金首次公開亮相。在三天的“搶錢大戰”中,快手為公益機構提供了價值千萬元級別信息流的流量支持,同時邀請了超過50名高人氣主播參與。所有接受邀請的主播均成為“快手公益愛心點亮主播”,通過發布統一制作的宣傳視頻、海報等作品,在直播間講述自己的公益故事等方式,主播們與用戶頻繁互動,借此號召公眾參與公益。
更早前,今年5月,快手推出了“快手技術救災平臺”。基于自身數以億計的海量用戶資源,以及在多媒體內容理解算法和大數據挖掘分析方面的技術優勢,在該救災平臺上,快手將有針對性地為救災行動中的信息收集與推送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這一舉措在救災領域來說也是一種創新。
有時也要“軟硬兼施”
對很多人來說,網絡已成為和陽光、空氣一樣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就目前來看,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網絡帶來的便利。
據今年1月份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5.8%。這就意味著,目前仍有近半數人口沒有接入網絡,無法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尤其在偏遠山區,互聯網的缺位已經嚴重影響當地經濟、社會以及教育等領域的發展。
10月30日,《公益時報》記者深入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天竺山鎮蚰蜒峽教學點進行采訪。由于處于大山深處,當地村莊目前仍未接入網絡,手機信號在村子里也時斷時續。
對于只有兩名教師和六名學生的教學點來說,互聯網、電腦、多媒體教學等在外界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仍極其陌生。而在全國范圍內,像這樣“落后”的地區還有很多。
三年前,連尚網絡旗下產品WiFi萬能鑰匙和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聯合發起了“夢想鑰匙”公益項目,希望為國內1000所偏遠山區學校提供免費WiFi網絡及上網設備。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在全國241所小學落地,覆蓋全國15個省份的多個貧困縣。
記者經了解得知,該項目并不是安裝網絡、贈送上網設備那么簡單。由于很多村莊、學校位于大山深處,鋪設網線成本太高、技術難度太大,一些寬帶運營商無法進駐或不愿進駐。
連尚網絡輪值總裁王小書告訴記者,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他們采用了不同的技術手段,如:4G轉化有線網,只要運營商的手機4G網絡信號能覆蓋到,就可以采用轉換器接收4G信號,并轉化成有線網絡;或將有線電視光纜通過轉換器轉化成有線網絡。但由于成本等問題,很少有公益機構或企業開展類似項目。
最初,“夢想鑰匙”主要以為學校提供網費資助為主。自安徽石臺開始,該項目除了為學校接通網絡,還引入了小米、滬江等合作方,根據當地學校情況配備筆記本電腦和在線課程,將當地中心校與村教學點網絡打通,通過網絡讓村小共享師資資源。在陜西山陽,該項目又升級到了“基建+網費+軟硬件”模式,為未通網的村小從零到一地開通網絡基礎設施,并逐步引入更多資源。
“連尚網絡將繼續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包括推出夢想鑰匙線上版,希望嫁接WiFi萬能鑰匙的流量優勢,吸引更多資源參與到這個公益項目中來。今后,我們除了在硬件上的投入,還將增加在軟件、師資及其他方面的投入。”王小書表示。
順應內外部環境變化
受制于規模、效率及反饋渠道等因素,傳統公益很難實現精準化、有效化幫扶,也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導致互動性和受眾體驗比較差。而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顛覆了以往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指尖公益、隨手公益從不可能變成現實。
專家表示,互聯網企業在參與公益時,應結合自身的產品特點和企業自身優勢。互聯網企業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基于自身優勢能夠為公益事業做些什么,并將公益思維納入產品開發及生產過程。唯如此,技術的發展才能對公益事業產生積極的、正向的、可持續的推動力。
今日頭條運營總監、頭條尋人項目負責人曾華認為,互聯網公益的內核和傳統公益是一致的,即通過整合資源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與此同時,互聯網科技為傳統公益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更豐富的可能。“在以前,走失者家庭只能通過登報紙或在電線桿上張貼尋人啟事等方式尋找走失者。走失者、尋找者和知情者,是相互孤立的點,但互聯網的出現把這些孤立的點連接起來了。”
不過,互聯網領域的一大特點就是變化太快,每天都有新的企業和產品出現,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公益如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此,曾華結合頭條尋人項目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頭條尋人項目最開始是尋找走失兒童、老人,慢慢發展到先后與民政部及全國1976個救助管理機構、公安部及各地警方、醫療機構、新聞媒體、志愿者組織達成合作,并陸續發起了‘兩岸尋親’‘無名患者尋親’‘尋找烈士后人’等多元化公益尋人項目。此外,頭條尋人還根據抖音產品的發展適時推出了抖音尋人等產品。所以,只有緊跟外部、內部環境的變化做到快速更新迭代才能做到可持續化。”